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5-16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页 |
1.3 本文的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1.3.1 本文的大致研究框架 | 第16页 |
1.3.2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1 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第18页 |
1.4.2 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 第18-19页 |
1.4.3 数据分析法 | 第19页 |
1.5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9-21页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21-31页 |
2.1 企业国际化的经典理论 | 第21-25页 |
2.1.1 企业国际化进程 | 第21-22页 |
2.1.2 企业异质性理论 | 第22-23页 |
2.1.3 资源观 | 第23-24页 |
2.1.4 行业观 | 第24-25页 |
2.1.5 制度观 | 第25页 |
2.2 中国OFDI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25-28页 |
2.2.1 中国企业OFDI的动机选择 | 第26-27页 |
2.2.2 中国企业OFDI的决定因素 | 第27页 |
2.2.3 中国企业OFDI的区位选择 | 第27-28页 |
2.2.4 中国企业OFDI的产业选取 | 第28页 |
2.3 企业在出口与OFDI之间的权衡 | 第28-30页 |
2.4 现有文献的总结与评述 | 第30-31页 |
第3章 中国出口企业转向OFDI的典型化事实 | 第31-38页 |
3.1 数据来源 | 第31-32页 |
3.2 典型化事实 | 第32-36页 |
3.2.1 企业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呈显著增长 | 第32-33页 |
3.2.2 两类企业异质性特征有显著差别 | 第33页 |
3.2.3 与其所属行业研发投入正相关 | 第33-35页 |
3.2.4 地区分布与其所在地区制度环境正相关 | 第35-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中国出口企业转向OFDI的理论假设 | 第38-44页 |
4.1 企业异质性理论与企业生产率 | 第38-39页 |
4.2 资源观与企业规模和出口经验 | 第39-40页 |
4.3 行业观与行业研发投入 | 第40-41页 |
4.4 制度观与地区制度环境和政府宏观调控力度 | 第41-42页 |
4.5 地区宏观环境的调节作用 | 第42-4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中国出口企业转向OFDI的实证检验 | 第44-56页 |
5.1 构建基本模型 | 第44-45页 |
5.2 变量说明 | 第45-46页 |
5.2.1 被解释变量 | 第45页 |
5.2.2 解释变量 | 第45页 |
5.2.3 固定效应 | 第45-46页 |
5.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46-55页 |
5.3.1 出口企业全样本回归的估计结果 | 第46-48页 |
5.3.2 全样本回归的估计结果 | 第48-51页 |
5.3.3 基于出口类别的分组检验 | 第51-53页 |
5.3.4 地区宏观环境的调节作用 | 第53-5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6-59页 |
6.1 基本结论 | 第56-57页 |
6.1.1 企业生产率水平对出口企业转OFDI的影响 | 第56页 |
6.1.2 资源观因素对出口企业转OFDI的影响 | 第56-57页 |
6.1.3 行业观因素对出口企业转OFDI的影响 | 第57页 |
6.1.4 制度观因素对出口企业转OFDI的影响 | 第57页 |
6.1.5 地区宏观环境调节作用对出口企业转OFDI的影响 | 第57页 |
6.2 相关政策建议 | 第57-59页 |
6.2.1 企业角度 | 第58页 |
6.2.2 资源角度 | 第58页 |
6.2.3 行业角度 | 第58页 |
6.2.4 制度角度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论文发表、获奖与课题参与 | 第66-6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