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 1.1.1 分布式电源发电的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1.1.2 分布式电源发电的发展前景 | 第10页 |
| 1.2 分布式电源发电技术 | 第10-13页 |
| 1.2.1 风力发电技术 | 第10-12页 |
| 1.2.2 光伏发电技术 | 第12-13页 |
| 1.2.3 燃料电池技术 | 第13页 |
| 1.2.4 储能技术 | 第13页 |
| 1.3 国内外对分布式电源并网的频率响应要求 | 第13-15页 |
| 1.4 分布式电源参与电力系统调频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7-20页 |
| 第二章 分布式电源的运行原理与建模 | 第20-40页 |
| 2.1 馈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的基本原理 | 第20-22页 |
| 2.1.1 双馈电机变速恒频运行原理 | 第20-22页 |
| 2.2 馈风力发电机组模型的建立 | 第22-34页 |
| 2.2.1 风速模型 | 第22-23页 |
| 2.2.2 风力机模型 | 第23-25页 |
| 2.2.3 传动轴系模型 | 第25-27页 |
| 2.2.4 馈电机模型 | 第27-29页 |
| 2.2.5 PWM变流器模型 | 第29-33页 |
| 2.2.6 桨距角控制 | 第33-34页 |
| 2.3 蓄电池的基本原理 | 第34-35页 |
| 2.4 蓄电池模型的建立 | 第35-39页 |
| 2.4.1 蓄电池的放电模型 | 第35-36页 |
| 2.4.2 蓄电池的充电模型 | 第36-38页 |
| 2.4.3 蓄电池模型的假设及局限性 | 第38页 |
| 2.4.4 蓄电池模型的参数设定 | 第38-39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三章 分布式电源参与系统调频的控制策略 | 第40-58页 |
| 3.1 电力系统频率调整的必要性 | 第40页 |
| 3.2 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 | 第40-43页 |
| 3.2.1 系统负荷的有功功率-频率静态特性 | 第40-41页 |
| 3.2.2 发电机组的有功功率-频率静态特性 | 第41-43页 |
| 3.3 电力系统的频率调整 | 第43-46页 |
| 3.3.1 频率的一次调整 | 第43-45页 |
| 3.3.2 频率的二次调整 | 第45-46页 |
| 3.4 分布式电源参与系统调频原理与控制方式设计 | 第46-56页 |
| 3.4.1 双馈风力发电机参与系统调频的原理 | 第47-48页 |
| 3.4.2 双馈风力发电机参与系统调频控制方式设计 | 第48-54页 |
| 3.4.3 蓄电池参与系统调频的原理 | 第54页 |
| 3.4.4 蓄电池参与系统调频控制方式设计 | 第54-55页 |
| 3.4.5 双馈风机与蓄电池共同参与系统调频控制方式设计 | 第55-56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四章 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参与系统调频研究 | 第58-74页 |
| 4.1 单机无穷大系统下风力发电机减载运行研究 | 第58-61页 |
| 4.2 双馈风力发电机参与系统调频研究 | 第61-66页 |
| 4.3 蓄电池参与系统调频研究 | 第66-69页 |
| 4.4 双馈风力发电机与蓄电池共同参与系统调频研究 | 第69-73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 5.1 结论 | 第74-75页 |
| 5.2 展望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 附录 (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项目)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