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权强镇”背景下乡镇公务员的能力素质研究--以安徽省淮南市的试点镇为研究对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2-15页 |
·国内有关“扩权强镇”的研究 | 第12-13页 |
·国内有关乡镇公务员的研究 | 第13-14页 |
·国外有关能力素质的研究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 基础理论 | 第16-30页 |
·能力素质的内涵 | 第16-20页 |
·能力素质的概念 | 第16页 |
·能力素质的层次 | 第16-17页 |
·能力素质的要素 | 第17-19页 |
·能力素质的分级 | 第19-20页 |
·能力素质模型的内涵 | 第20-25页 |
·能力素质模型的含义 | 第20-21页 |
·能力素质模型的应用 | 第21-25页 |
·乡镇公务员的涵义 | 第25-30页 |
·乡镇政府的定位 | 第25-28页 |
·乡镇公务员的含义 | 第28页 |
·乡镇公务员的特点 | 第28-30页 |
3 “扩权强镇”背景下试点镇的人员困境 | 第30-42页 |
·我国乡镇改革的两种模式 | 第30-35页 |
·模式一:撤销乡镇政府 | 第30-33页 |
·模式二:乡镇政府扩权 | 第33-35页 |
·安徽省的“扩权强镇”改革 | 第35-39页 |
·安徽省的乡镇改革历程 | 第35-36页 |
·安徽省的"扩权强县"改革 | 第36-37页 |
·安徽省的“扩权强镇”改革 | 第37-39页 |
·“扩权强镇”背景下试点镇的人员困境 | 第39-42页 |
·人员的数量困境 | 第40-41页 |
·人员的质量困境 | 第41-42页 |
4 试点镇乡镇公务员的能力素质现状 | 第42-48页 |
·乡镇公务员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2-45页 |
·准入制度不完善 | 第42-43页 |
·管理机制不健全 | 第43-45页 |
·试点镇乡镇公务员的能力素质现状 | 第45-48页 |
·学历及年龄结构改善 | 第46页 |
·整体能力素质不高 | 第46-48页 |
5 “扩权强镇”背景下乡镇公务员的能力素质 | 第48-57页 |
·一般的乡镇公务员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 第48-51页 |
·技能/能力—贯彻执行能力 | 第48-49页 |
·知识层面—科学文化知识 | 第49-50页 |
·职业素养—民主法制意识 | 第50-51页 |
·试点镇的乡镇公务员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 第51-54页 |
·技能/能力—沟通协调能力 | 第52页 |
·知识层面—法律及城镇规划 | 第52-53页 |
·职业素养—接受监督意识 | 第53-54页 |
·“扩权强镇”背景下乡镇公务员能力素质模型 | 第54-57页 |
·建立乡镇公务员能力素质模型 | 第54-55页 |
·应用能力素质模型进行管理 | 第55-5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1 淮南市“扩权强镇”工作情况调查问卷 | 第61-63页 |
附录2 淮南市“扩权强镇”工作分析访谈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