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歆与王莽之间的关系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10-18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5-18页 |
第一章 刘歆与王莽的家族背景和早期经历 | 第18-30页 |
一、刘歆的宗室身份 | 第18-24页 |
(一)楚元王之后的宗室身份 | 第18-19页 |
(二)刘向力图挽救统治危机 | 第19-22页 |
(三)刘歆争立古文经为学官 | 第22-24页 |
二、王莽的外戚身份 | 第24-30页 |
(一)王政君的得宠 | 第25页 |
(二)王氏之兴自王凤始 | 第25-26页 |
(三)王莽掌权又被夺权 | 第26-30页 |
第二章 刘歆与王莽的政治合作和王莽代汉 | 第30-46页 |
一、刘歆投靠和依附外戚王莽 | 第30-40页 |
(一)推动刘歆投靠王莽的重要因素 | 第30-33页 |
(二)刘歆全力帮助王莽代汉称帝 | 第33-40页 |
二、王莽举荐和重用宗室刘歆 | 第40-46页 |
(一)王莽举荐刘歆的重要原因 | 第40-42页 |
(二)王莽对刘歆的拔擢与重用 | 第42-46页 |
第三章 刘歆与王莽之间的政治决裂和刘歆谋反 | 第46-58页 |
一、歆、莽政治决裂的过程 | 第46-50页 |
(一)新朝初期刘歆为何能得到重用 | 第46-48页 |
(二)新朝中后期刘歆为何不再受重用 | 第48-50页 |
二、刘歆谋反的过程和原因 | 第50-58页 |
(一)新朝政权岌岌可危 | 第50-52页 |
(二)报复王莽杀害其子 | 第52-54页 |
(三)王涉劫持王莽计划得到刘歆的支持 | 第54-58页 |
第四章 刘歆与王莽始合后分的原因及评价 | 第58-66页 |
一、始合后分原因探析 | 第58-63页 |
(一)王莽身份的转移 | 第58-59页 |
(二)刘歆政治理想的破灭 | 第59-61页 |
(三)儒家理想主义的不切实际 | 第61-63页 |
二、歆、莽关系的演变和评价 | 第63-66页 |
(一)刘歆与王莽关系的演变 | 第63-64页 |
(二)如何评价刘歆与王莽的关系 | 第64-66页 |
附录一 刘歆世系表 | 第66-68页 |
附录二 王莽世系表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