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牒档案的开发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谱牒档案开发的意义和条件 | 第15-25页 |
2.1 谱牒档案概述 | 第15-16页 |
2.2 谱牒档案开发的意义 | 第16-22页 |
2.2.1 社会意义 | 第17-18页 |
2.2.2 文化意义 | 第18-19页 |
2.2.3 经济意义 | 第19-20页 |
2.2.4 教育意义 | 第20-22页 |
2.3 谱牒档案开发的条件 | 第22-25页 |
2.3.1 国家积极倡导 | 第22-23页 |
2.3.2 社会普遍需求 | 第23-24页 |
2.3.3 个人参与度高 | 第24-25页 |
第3章 谱牒档案开发现状分析 | 第25-35页 |
3.1 资源管理环节 | 第25-26页 |
3.1.1 资源载体形式单一 | 第25-26页 |
3.1.2 资源保管分散 | 第26页 |
3.2 开发筹备环节 | 第26-28页 |
3.2.1 开发意识薄弱 | 第27页 |
3.2.2 缺乏专业开发团队 | 第27-28页 |
3.3 具体开发环节 | 第28-31页 |
3.3.1 开发观念陈旧 | 第28-29页 |
3.3.2 开发成果利用率低 | 第29-31页 |
3.4 样本分析 | 第31-35页 |
3.4.1 美国家谱网 | 第31-32页 |
3.4.2 《华夏张氏统谱》的编修 | 第32-33页 |
3.4.3 对比分析 | 第33-35页 |
第4章 加强谱牒档案开发的策略 | 第35-46页 |
4.1 开发主体方面 | 第35-37页 |
4.1.1 档案部门主导多元主体参与 | 第35-36页 |
4.1.2 广纳人才组建开发团队 | 第36-37页 |
4.2 开发客体方面 | 第37-39页 |
4.2.1 丰富资源载体类型 | 第37-38页 |
4.2.2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 第38-39页 |
4.3 开发形式方面 | 第39-42页 |
4.3.1 主动适应时代需求 | 第39-40页 |
4.3.2 形成特色开发成果 | 第40-42页 |
4.4 开发推广方面 | 第42-46页 |
4.4.1 分众化宣传普及谱牒档案开发 | 第42-44页 |
4.4.2 提高开发成果利用效率 | 第44-46页 |
第5章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