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1页 |
| ·概述 | 第11-12页 |
|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 第12-20页 |
| ·生物降解聚合物的定义 | 第12页 |
| ·生物降解聚合物的种类 | 第12-20页 |
| ·天然合成型 | 第12-15页 |
| ·微生物合成型 | 第15-16页 |
| ·人工化学合成型 | 第16-20页 |
| ·降解聚酯的合成方法 | 第16-17页 |
| ·降解聚酯的改性手段 | 第17-20页 |
|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降解类型 | 第20-23页 |
| ·光降解型 | 第20-21页 |
| ·生物降解型 | 第21-22页 |
| ·光、氧化/生物基全面降解型 | 第22-23页 |
| ·生物基降解材料的应用 | 第23-25页 |
| ·医用材料 | 第23-24页 |
| ·农用材料 | 第24页 |
| ·民用生活领域材料 | 第24-25页 |
| ·生物降解材料的存在的缺陷及发展展望 | 第25页 |
| ·本论文的设想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27-31页 |
| 第二章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癸二酸丁二醇酯)的合成与表征 | 第31-44页 |
| ·前言 | 第31页 |
| ·实验部分 | 第31-33页 |
| ·主要原料和试剂 | 第31-32页 |
| ·主要设备 | 第32页 |
| ·共聚物的合成 | 第32-33页 |
| ·共聚物的表征 | 第33页 |
| ·~1H-NMR测试 | 第33页 |
|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 第33页 |
| ·特性粘数测试 | 第33页 |
| ·热失重(TGA)分析 | 第33页 |
| ·广角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33页 |
| ·酶降解分析 | 第3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2页 |
| ·共聚物的核磁谱图分析 | 第34-36页 |
| ·共聚物的XRD谱图分析 | 第36-37页 |
| ·共聚物的DSC谱图分析 | 第37-40页 |
| ·共聚物的TGA谱图分析 | 第40-41页 |
| ·共聚物的酶降解分析 | 第41-42页 |
| ·结论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 第三章 聚(对苯二甲酸-1,3-丁二醇酯-co-对苯二甲酸-1,4-丁二醇酯)-b-PEG的合成及重要性能研究 | 第44-55页 |
| ·前言 | 第44-45页 |
| ·实验部分 | 第45-47页 |
| ·主要原料和试剂 | 第45页 |
| ·主要设备 | 第45页 |
| ·共聚物的合成 | 第45-46页 |
| ·共聚物的表征 | 第46-47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6页 |
| ·核磁共振谱分析 | 第46页 |
| ·吸水率测试 | 第46-47页 |
| ·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 | 第47页 |
| ·热重分析(TGA) | 第47页 |
| ·水降解分析 | 第4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3页 |
| ·共聚物的红外谱图分析 | 第47-48页 |
| ·共聚物的核磁谱图分析 | 第48-49页 |
| ·共聚物的特性粘数和平衡吸水率 | 第49-50页 |
| ·共聚物的DSC测试分析 | 第50-51页 |
| ·共聚物的TGA测试分析 | 第51-52页 |
| ·共聚物的水降解性能分析 | 第52-53页 |
| ·结论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
| 第四章 含PCL和PBST链段可降解聚酯聚氨酯的合成与表征 | 第55-70页 |
| ·前言 | 第55-56页 |
| ·实验部分 | 第56-59页 |
| ·实验主要原料和试剂 | 第56页 |
| ·实验主要设备 | 第56页 |
| ·共聚物的合成 | 第56-57页 |
| ·PCL-OH的合成 | 第56-57页 |
| ·PBST-OH的合成 | 第57页 |
| ·PPCLBST的合成 | 第57页 |
| ·共聚物的表征 | 第57-59页 |
| ·核磁共振谱分析 | 第57页 |
| ·特性粘数测试 | 第57-58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8页 |
|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分析) | 第58页 |
| ·热重分析(TGA分析) | 第58-5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7页 |
| ·共聚物的结构表征 | 第59-63页 |
| ·共聚物的热性能表征 | 第63-66页 |
| ·共聚物的亲水性能表征 | 第66-67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