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

滇西凤仙花属植物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前言第11-15页
    1.1 凤仙花属植物的概述第11页
    1.2 凤仙花属植物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1-14页
        1.2.1 经典分类学与植物区系研究概况第11-12页
        1.2.2 细胞学研究概况第12页
        1.2.3 分子生物学研究概况第12-14页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4-15页
2 滇西凤仙花属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第15-27页
    2.1 材料第15页
    2.2 方法第15-16页
        2.2.1 调查工具第15页
        2.2.2 调查方法第15-16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16-27页
        2.3.1 滇西凤仙花属植物资源的种类与分布第16-18页
        2.3.2 滇西凤仙花属植物的形态特征第18-27页
3 滇西凤仙花属植物观赏价值可持续利用的评价第27-39页
    3.1 评价方法第27-29页
        3.1.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第27页
        3.1.2 层次分析的步骤第27-29页
    3.2 影响评价的要素分析第29-32页
        3.2.1 观赏价值的多样性分析第29-31页
        3.2.2 特有性分析第31-32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2-39页
        3.3.1 评价模型的建立第32-33页
        3.3.2 优良观赏植物材料的评价第33-37页
        3.3.3 园林用途的评价第37-39页
4 滇西凤仙花属植物分子标记研究第39-59页
    4.1 试验材料、仪器设备和试剂第39-40页
        4.1.1 试验材料第39页
        4.1.2 仪器设备第39页
        4.1.3 试剂第39-40页
    4.2 方法第40-46页
        4.2.1 DNA的提取方法第40-41页
        4.2.2 ISSR-PCR扩增第41-43页
        4.2.3 atpB-rbcL基因扩增第43-44页
        4.2.4 trnL-F基因扩增第44-45页
        4.2.5 AGAMOUS基因扩增第45-46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46-59页
        4.3.1 ISSR分子标记的扩增结果第46-51页
        4.3.2 atpB-rbcL序列第51-53页
        4.3.3 trnL-F序列第53-55页
        4.3.4 AGAMOUS序列第55-57页
        4.3.5 ISSR、atpB-rbcL、trnL-F和AG基因联合分析第57-59页
5 结论与讨论第59-62页
    5.1 结论第59-60页
    5.2 讨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个人简介第67-68页
导师简介第68-69页
获得成果目录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涡度相关系统的山区林地蒸散发观测研究
下一篇: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内部变形监测及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