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2章 质量成本管理控制相关理论概述 | 第17-22页 |
2.1 质量成本的内涵 | 第17页 |
2.2 质量成本的构成 | 第17-18页 |
2.3 质量成本分析方法 | 第18-20页 |
2.3.1 质量成本变化趋势分析 | 第18-19页 |
2.3.2 质量成本构成分析 | 第19-20页 |
2.4 质量成本控制 | 第20-21页 |
2.5 质量成本报告 | 第21页 |
2.6 质量成本考核 | 第21-22页 |
第3章 D公司质量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 第22-27页 |
3.1 公司简介 | 第22页 |
3.2 产品业务流程 | 第22-23页 |
3.3 D公司质量成本管理情况 | 第23-24页 |
3.3.1 质量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 | 第23页 |
3.3.2 质量成本构成比例 | 第23-24页 |
3.4 质量成本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3.4.1 质量成本总额过高 | 第24页 |
3.4.2 质量成本的结构不合理 | 第24页 |
3.4.3 一级品率持续得不到改善 | 第24-25页 |
3.5 质量成本管理问题的原因 | 第25-26页 |
3.5.1 质量成本管理缺乏战略导向 | 第25页 |
3.5.2 高层管理者参与度不高 | 第25页 |
3.5.3 质量成本分析不深入 | 第25页 |
3.5.4 财务管理和质量成本管理存在不协调 | 第25-26页 |
3.5.5 缺乏质量成本考核标准 | 第26页 |
3.6 质量成本管理体系设计的难点 | 第26-27页 |
3.6.1 成本数据的收集困难 | 第26页 |
3.6.2 质量成本管理考核困难 | 第26-27页 |
第4章 D公司质量成本管理控制体系设计 | 第27-45页 |
4.1 战略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 第27-33页 |
4.1.1 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 | 第27页 |
4.1.2 明确组织体系中各部门权责 | 第27-29页 |
4.1.3 建立质量成本核算体系 | 第29-33页 |
4.2 质量成本管理战略的实施 | 第33-39页 |
4.2.1 D公司质量成本管理战略地图 | 第33-34页 |
4.2.2 公司层级平衡计分卡及指标 | 第34-35页 |
4.2.3 公司层级平衡计分卡指标值的确定 | 第35-36页 |
4.2.4 平衡计分卡指标分解 | 第36-38页 |
4.2.5 生产部门平衡计分卡及指标值的确定 | 第38-39页 |
4.3 生产部门质量成本管理预算 | 第39-41页 |
4.4 质量成本控制 | 第41-42页 |
4.4.1 废品及返工损失的控制措施 | 第41-42页 |
4.4.2 停工损失及质量事故分析处理费的控制措施 | 第42页 |
4.5 质量成本管理控制报告 | 第42-43页 |
4.6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质量成本考核 | 第43-45页 |
第5章 D公司质量成本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 第45-47页 |
5.1 注重培训,提高素质 | 第45页 |
5.2 明确职责,加强考核 | 第45-46页 |
5.3 抓好关键,突出重点 | 第46页 |
5.4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