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妇幼卫生论文--儿童、少年卫生论文

人力资本视角下农村学生视力不良现状及改善模式与机理研究--基于两项随机干预试验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导论第13-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5页
    1.2 研究目的第15-16页
    1.3 研究意义第16-17页
        1.3.1 理论意义第16-17页
        1.3.2 实际意义第17页
    1.4 研究方法第17-19页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第19-22页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22-23页
第二章 理论依据与理论框架第23-42页
    2.1 人力资本的形成第23-30页
        2.1.1 健康与人力资本第26-29页
        2.1.2 教育与人力资本第29-30页
    2.2 公共服务供求与政策制定第30-36页
        2.2.1 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第30-31页
        2.2.2 公共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第31-33页
        2.2.3 公共服务的供求均衡的基本模式第33-34页
        2.2.4 公共选择理论与多中心治理第34-36页
    2.3 行为决策与干预理论第36-37页
        2.3.1 经济学视角下的行为决策理论第36页
        2.3.2 行为干预理论第36-37页
    2.4 随机干预试验(RCT)第37-40页
    2.5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三章 文献综述第42-49页
    3.1 国内外关于视力不良所产生的严重后果的研究第42-45页
        3.1.1 视力不良的概念界定第42-43页
        3.1.2 视力不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第43-44页
        3.1.3 视力不良对学生的不良影响第44-45页
    3.2 国内外关于视力不良问题的普遍性的研究第45-46页
        3.2.1 视力不良问题的普遍性研究第45页
        3.2.2 关于如何解决视力不良问题的研究第45-46页
    3.3 国内外关于农村视力不良学生的配镜率、戴镜率的研究第46-47页
    3.4 国内外关于提高农村视力不良学生低配镜率、戴镜率的干预研究第47-48页
        3.4.1 从需求角度分析干预研究第47-48页
        3.4.2 从供给角度分析干预研究第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中国农村学生视力不良现状的描述分析第49-62页
    4.1 样本基本情况描述第49-53页
        4.1.1 样本选择及数据收集第49-51页
        4.1.2 视力测试第51-53页
    4.2 描述性分析第53-57页
        4.2.1 不同年级、省份的学生视力状况第53-56页
        4.2.2 不同年级、省份的视力不良学生的配镜状况第56页
        4.2.3 不同年级学生的视力不良程度的分布第56-57页
    4.3 视力不良与人均GDP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57-58页
    4.4 配镜与人均GDP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58-60页
    4.5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五章 从需求角度分析如何改善农村学生视力不良问题第62-90页
    5.1 样本基本情况描述第64-67页
        5.1.1 样本选择第64-66页
        5.1.2 数据收集第66页
        5.1.3 变量的选择第66-67页
    5.2 实验设计第67-73页
        5.2.1 随机干预试验设计第67-68页
        5.2.2 平衡性检验及样本消耗第68-73页
    5.3 计量模型的建立第73-75页
        5.3.1 最小二乘法第73-74页
        5.3.2 工具变量法第74-75页
    5.4 简单描述分析第75-78页
        5.4.1 基线样本的视力不良率,配镜率以及戴镜率情况第75-77页
        5.4.2 家长、老师以及学生的视力健康的认知情况第77-78页
    5.5 计量分析结果第78-84页
        5.5.1 信息干预对视力不良学生配镜率的影响(ITT)第78页
        5.5.2 信息干预对视力不良学生戴镜率的影响(ITT)第78-84页
        5.5.3 信息干预对视力不良学生配镜率、戴镜率的影响(TOT)第84页
    5.6 影响机制分析第84-89页
    5.7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第六章 从供给角度分析如何改善农村学生视力不良问题第90-108页
    6.1 样本基本情况描述第90-92页
        6.1.1 样本选择第91页
        6.1.2 数据收集第91-92页
    6.2 实验设计第92-100页
        6.2.1 随机干预试验设计第92-93页
        6.2.2 平衡性检验及样本消耗第93-100页
    6.3 计量模型的建立第100-101页
        6.3.1 变量选择第100页
        6.3.2 最小二乘法第100-101页
    6.4 简单描述分析样本的视力不良率以及配镜率情况第101页
    6.5 计量分析结果第101-107页
        6.5.1 干预对视力不良学生配镜率、戴镜率的影响第101-102页
        6.5.2 干预对视力不良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第102-107页
    6.6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第七章 结论第108-112页
    7.1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第108-111页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9页
附录第119-144页
致谢第144-14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46-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放射性损伤的分子基础及治疗策略
下一篇:杜泊羊、湖羊MHC-DRB1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与绵羊支原体肺炎抗性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