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第二节 研究成果综述与述评 | 第16-23页 |
一、史料典籍中的相关记载 | 第16-18页 |
二、现代研究成果 | 第18-22页 |
三、国外研究成果 | 第22-23页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3-24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4-25页 |
一、基本思路 | 第24页 |
二、基本方法 | 第24-25页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25-27页 |
一、研究内容的创新 | 第25页 |
二、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25-27页 |
第二章 邵阳蓝印花布的内涵及地域特征 | 第27-43页 |
第一节 蓝印花布的概述 | 第27-30页 |
一、蓝印花布的概念界定 | 第27页 |
二、蓝印花布的历史沿革 | 第27-29页 |
三、蓝印花布的地域分布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各地区蓝印花布的对比研究 | 第30-38页 |
一、蓝印花布之湖湘地区 | 第30-32页 |
二、蓝印花布之江浙地区 | 第32-34页 |
三、蓝印花布之其他地区 | 第34-38页 |
第三节 邵阳蓝印花布图案的地域特征分析 | 第38-40页 |
一、楚文化观念与形态 | 第39-40页 |
二、地域优势的推动 | 第40页 |
三、人文特色的融合 | 第40页 |
第四节 邵阳蓝印花布花卉图案的工艺特征 | 第40-43页 |
一、邵阳蓝印花布花卉图案概念界定 | 第41页 |
二、邵阳蓝印花布花卉图案溯源研究 | 第41-42页 |
三、邵阳蓝印花布花卉图案工艺探求 | 第42-43页 |
第三章 邵阳蓝印花布花卉图案艺术元素的特征与提取 | 第43-64页 |
第一节 邵阳蓝印花布花卉图案的意象表征研究 | 第43-47页 |
一、邵阳蓝印花布花卉图案的意象研究内容概述 | 第43-44页 |
二、邵阳蓝印花布花卉图案的结构内容 | 第44页 |
三、邵阳蓝印花布花卉图案的象征寓意 | 第44-47页 |
第二节 邵阳蓝印花布花卉图案的艺术表现手法 | 第47-56页 |
一、邵阳蓝印花布花卉图案表现手法的技巧分析 | 第47页 |
二、邵阳蓝印花布花卉图案的装饰造型 | 第47-52页 |
三、邵阳蓝印花布花卉图案的装饰形式 | 第52-56页 |
第三节 邵阳蓝印花布花卉图案元素的提取 | 第56-64页 |
一、邵阳蓝印花布花卉图案元素的提取概念及研究意义 | 第57页 |
二、邵阳蓝印花布花卉图案元素的提取方法分类 | 第57-59页 |
三、邵阳蓝印花布花卉图案元素提取的过程演示 | 第59-64页 |
第四章 邵阳蓝印花布花卉图案艺术元素的重构与启示 | 第64-76页 |
第一节 邵阳蓝印花布花卉图案元素重构的现实依据 | 第64-66页 |
一、立足传统图案的元素系统 | 第64-65页 |
二、“再设计—人—市场”的传承模式 | 第65页 |
三、可持续设计与创造力整合 | 第65-66页 |
第二节 邵阳蓝印花布花卉图案艺术元素重构的方法探究 | 第66-72页 |
一、邵阳蓝印花布花卉图案元素的重构过程及实例 | 第66-69页 |
二、邵阳蓝印花布图案元素的重构方法总结 | 第69-71页 |
三、邵阳蓝印花布图案元素的重构过程示意图 | 第71-72页 |
第三节 邵阳蓝印花布花卉图案艺术元素重构的当代启示 | 第72-76页 |
一、邵阳蓝印花布花卉图案元素重构对当代美学文化的启示 | 第72-73页 |
二、邵阳蓝印花布花卉图案元素重构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启示 | 第73-74页 |
三、邵阳蓝印花布花卉图案元素重构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 第74-7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6-78页 |
第一节 论文结论 | 第76-77页 |
第二节 不足及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附录 | 第81-88页 |
附录一、设计样本 | 第81-87页 |
附录二、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