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20页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二)当前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 第16-18页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8-20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一章 建国前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时代环境 | 第20-30页 |
一、建国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基本国情 | 第20-24页 |
(一)中国人民面临反帝反封建的时代任务 | 第20-22页 |
(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 第22-23页 |
(三)中国社会结构“两头小、中间大” | 第23-24页 |
二、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教育的四次失败尝试 | 第24-30页 |
(一)农民阶级绝对平均主义革命理论教育的失败 | 第24-25页 |
(二)地主阶级改革派“中体西用”思想教育的破产 | 第25-27页 |
(三)资产阶级改良派君主立宪制思想教育的夭折 | 第27-28页 |
(四)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共和国理想教育的破灭 | 第28-30页 |
第二章 建国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特征 | 第30-46页 |
一、建国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历程 | 第30-42页 |
(一)建党初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第30-33页 |
(二)大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第33-35页 |
(三)土地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第35-37页 |
(四)抗日战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第37-40页 |
(五)解放战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第40-42页 |
二、建国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基本特征 | 第42-46页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心任务展开 | 第42-43页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客体具有广泛性 | 第43-44页 |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革命性 | 第44-46页 |
第三章 建国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经验和启示 | 第46-56页 |
一、建国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经验 | 第46-49页 |
(一)理论立场和原则教育先于理论范畴和体系教育 | 第46-47页 |
(二)分散的经验教育先于集中的制度教育 | 第47-48页 |
(三)在批判各种错误思潮的同时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第48-49页 |
二、建国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启示 | 第49-56页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需要与实际相结合 | 第49-51页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与党的自身建设相结合 | 第51-52页 |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与党的理论创新紧密结合 | 第52-56页 |
结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