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SN16井B-SN44井区清一段岩性圈闭识别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前言 | 第8-11页 |
0.1 选题的目的、意义 | 第8页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0.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9页 |
0.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 | 第9-10页 |
0.5 成果认识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1-15页 |
1.1 地质概况 | 第11-14页 |
1.1.1 构造特征 | 第11-12页 |
1.1.2 地层特征 | 第12页 |
1.1.3 沉积特征 | 第12-13页 |
1.1.4 储层特征 | 第13-14页 |
1.1.5 油气分布及油藏特征 | 第14页 |
1.2 勘探概况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构造特征研究 | 第15-21页 |
2.1 构造解释 | 第15-19页 |
2.1.1 层位解释 | 第15-18页 |
2.1.2 断层解释 | 第18页 |
2.1.3 速度分析与构造成图 | 第18-19页 |
2.2 构造特征分析 | 第19-21页 |
2.2.1 断层展布特征 | 第19页 |
2.2.2 构造展布特征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地震相与沉积相研究 | 第21-27页 |
3.1 地震相分析 | 第21-23页 |
3.1.1 地震属性分析 | 第21-22页 |
3.1.2 谱分解(分频)技术 | 第22页 |
3.1.3 反演属性分析技术 | 第22-23页 |
3.2 沉积相研究 | 第23-25页 |
3.2.1 区域沉积环境 | 第23页 |
3.2.2 单井、连井沉积微相分析 | 第23-24页 |
3.2.3 沉积微相划分 | 第24-25页 |
3.3 储层地质特征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储层预测与岩性圈闭识别 | 第27-40页 |
4.1 叠前地震反演 | 第27-34页 |
4.1.1 横波曲线拟合 | 第27-30页 |
4.1.2 叠前同时反演(RockTrace) | 第30-34页 |
4.2 AVO分析 | 第34-37页 |
4.2.1 AVO正演 | 第34-35页 |
4.2.2 AVO反演及分析 | 第35-37页 |
4.3 岩性圈闭的识别及成果 | 第37-40页 |
第五章 有利含油气区分析 | 第40-45页 |
5.1 石油地质条件分析 | 第40-43页 |
5.1.1 生油条件分析 | 第40-41页 |
5.1.2 储盖条件分析 | 第41页 |
5.1.3 油气成藏模式 | 第41-43页 |
5.2 有利区预测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