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含有香豆素的吡喃并吡唑及吡唑酮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7-23页
    1. 多组分一锅法反应及其发展状况第7-9页
        1.1 多组分反应的概述第7页
        1.2 多组分反应的发展历史第7-9页
    2. 吡喃并吡唑类化合物及其研究状况第9-15页
        2.1 吡喃并吡唑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第9-11页
        2.2 吡喃并吡唑类化合物的构造第11页
        2.3 吡喃并吡唑类化合物的研究状况第11-15页
    3. 香豆素类化合物及其研究状况第15-18页
        3.1 香豆素的分类第15-16页
        3.2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第16-18页
            3.2.1 Pechmann缩合法第16页
            3.2.2 Knoevenagel合成法第16-17页
            3.2.3 Perkin合成法第17页
            3.2.4 香豆素的多组分一锅合成方法第17页
            3.2.5 其他香豆素合成方法第17-18页
    4. 吡唑酮类化合物及其研究状况第18-21页
        4.1 吡唑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第18页
        4.2 吡唑酮类化合物的研究状况第18-21页
    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1-23页
        5.1 研究目的第21-22页
        5.2 研究意义第22-23页
第二章 3-甲基1芳基4((芳基氨基)亚甲基)-1H-吡唑-5(4H)-酮类衍生物的合成第23-35页
    1. 前言第23-25页
    2. 实验部分第25-30页
        2.1 试剂与仪器第25页
        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第25-30页
            2.2.1 4-(二甲基氨基)亚甲基)3甲基1芳基-1H-吡唑-5(4H)-酮 2a-2c的合成及表征第25-26页
            2.2.2 目标化合物3-甲基1芳基4((芳基氨基)亚甲基)-1H-吡唑-5(4H)-酮4a-4n的合成及表征第26-30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0-34页
        3.1 反应条件的筛选及优化第30-32页
        3.2 目标化合物底物的扩展第32-34页
        3.3 可能的反应机理第34页
    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超声波作用下多取代吡喃并[2,3-C]吡唑类化合物的四组分一锅法合成第35-46页
    1. 前言第35-36页
    2. 实验部分第36-42页
        2.1 试剂与仪器第36-37页
        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第37-42页
            2.2.1 化合物5和6的一锅法合成实验步骤及其表征第37-42页
    3. 结果与讨论第42-45页
        3.1 反应条件的筛选及优化第42-44页
        3.2 目标化合物底物的扩展及其波普数据分析第44-45页
        3.3 可能的反应机理第45页
    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L-脯氨酸催化下的四组分一锅法合成含有香豆素的吡喃并[2,3-C]吡唑类化合物第46-66页
    1. 前言第46-48页
    2. 实验部分第48-60页
        2.1 试剂与仪器第48页
        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第48-60页
            2.2.1 β-酮酸酯香豆素中间体3的合成及表征第48-49页
            2.2.2 含有香豆素的吡喃并[2,3-c]吡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第49-60页
    3. 结果与讨论第60-65页
        3.1 反应条件的筛选及优化第60-62页
        3.2 目标化合物底物的扩展及波普数据分析第62-64页
        3.3 可能的反应机理第64-65页
    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80页
附图第80-101页
发表论文情况第101-102页
致谢第102-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不同元素掺杂TiO2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下一篇:Bi2WO6/BiVO4/碳纳米管/涤纶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