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23页 |
| ·双钩异翅长蠹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分类地位 | 第10页 |
| ·分布 | 第10页 |
| ·寄主 | 第10-11页 |
| ·形态特征 | 第11页 |
| ·生物学特性 | 第11-12页 |
| ·传播途径 | 第12页 |
| ·危害 | 第12页 |
| ·检疫与防治方法 | 第12页 |
|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昆虫学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 ·常用的分子标记 | 第12-16页 |
| ·分子遗传标记在昆虫学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 ·鞘翅目昆虫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 ·鞘翅目昆虫概述 | 第17-18页 |
| ·鞘翅目昆虫研究现状 | 第18页 |
| ·鞘翅目昆虫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 ·鞘翅目昆虫遗传多样性研究展望 | 第21-22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 2 双钩异翅长蠹不同地理种群间遗传多样性的RAPD 研究 | 第23-4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7页 |
| ·材料 | 第23-24页 |
| ·方法 | 第24-2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7-42页 |
| ·DNA 的提取 | 第27-28页 |
| ·RAPD 反应条件与优化 | 第28-34页 |
| ·引物筛选 | 第34-38页 |
| ·RAPD 数据分析 | 第38-42页 |
| ·讨论 | 第42-44页 |
| 3 双钩异翅长蠹不同地理种群的线粒体DNA COI 部分序列测定及遗传关系研究 | 第44-5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8页 |
| ·材料 | 第44-45页 |
| ·方法 | 第45-4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2页 |
| ·DNA 的提取 | 第48页 |
| ·目的基因的PCR 扩增结果 | 第48-50页 |
| ·目的基因序列的校正 | 第50页 |
| ·COI 基因的比较分析 | 第50-52页 |
| ·讨论 | 第52-54页 |
| 4 结论 | 第54-56页 |
| 5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图版及说明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