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牛蹄塘组页岩气储集机理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依据 | 第8页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页岩气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贵州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 | 第10-13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4.1 研究区选择 | 第13页 |
1.4.2 研究内容及手段 | 第13-14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5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贵州省区域地质概况 | 第16-23页 |
2.1 地层发育概况 | 第16-17页 |
2.2 贵州牛蹄塘组富有机质页岩发育特点 | 第17-18页 |
2.3 贵州牛蹄塘组富有机质页岩展布特征 | 第18页 |
2.4 贵州牛蹄塘组页岩沉积环境 | 第18-20页 |
2.5 构造单元划分 | 第20-2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贵州下寒武黑色页岩生气条件分析 | 第23-32页 |
3.1 页岩气生成机理 | 第23-24页 |
3.2 有机碳含量(TOC) | 第24-26页 |
3.3 有机质热成熟度(RO) | 第26-28页 |
3.4 有机质类型 | 第28-3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四章 贵州下寒武牛蹄塘组页岩气储集空间特征 | 第32-49页 |
4.1 矿物分析 | 第32-34页 |
4.2 页岩表面观察 | 第34-36页 |
4.3 液氮低温吸附实验 | 第36-41页 |
4.4 核磁共振实验 | 第41-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五章 贵州下寒武牛蹄塘组页岩气保存条件分析 | 第49-57页 |
5.1 贵州页岩气的保存条件分析 | 第49-53页 |
5.2 贵州牛蹄塘组页岩气井高含氮分析 | 第53-5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60页 |
6.1 结论 | 第57-58页 |
6.2 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