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天地一体化网络调制编码原理 | 第16-29页 |
2.1 LDPC校验矩阵的构造方法 | 第16-18页 |
2.1.1 校验矩阵的随机构造方法 | 第16-17页 |
2.1.2 校验矩阵的结构化构造 | 第17页 |
2.1.3 速率兼容LDPC码的结构化构造 | 第17-18页 |
2.2 LDPC编码译码原理 | 第18-26页 |
2.2.1 二进制LDPC码的编码算法 | 第18-20页 |
2.2.2 多进制LDPC码的编码算法 | 第20-21页 |
2.2.3 LDPC码的译码算法 | 第21-26页 |
2.3 调制的基本原理 | 第26-28页 |
2.3.1 单脉冲位置调制 | 第26-27页 |
2.3.2 传统等差APPM技术 | 第27-28页 |
2.4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基于激光的天地一体化网络传输特性研究 | 第29-44页 |
3.1 基于激光的天地一体化网络中体系架构设计方案 | 第29-31页 |
3.2 基于激光的天地一体化网络信道特性分析 | 第31-39页 |
3.2.1 基于激光的天地一体化网络星地信道的衰减效应 | 第31-34页 |
3.2.2 基于激光的天地一体化网络星地信道的湍流效应 | 第34-37页 |
3.2.3 基于激光的天地一体化网络星地信道的偏折效应 | 第37-39页 |
3.3 基于激光的天地一体化网络星地信道建模 | 第39-43页 |
3.3.1 基于激光的天地一体化网络星地信道建模 | 第39-42页 |
3.3.2 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42-43页 |
3.4 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基于激光的天地一体化网络中调制编码方案研究 | 第44-62页 |
4.1 多进制LDPC码结合NPPM调制的方案 | 第44-53页 |
4.1.1 有效的编码译码算法 | 第44-45页 |
4.1.2 多进制LDPC码结合NPPM调制的方案设计 | 第45-49页 |
4.1.3 性能仿真和分析 | 第49-53页 |
4.2 多进制LDPC码结合N*M APPM调制的方案 | 第53-61页 |
4.2.1 新型非等差APPM技术[38] | 第53-54页 |
4.2.2 多进制LDPC码结合改进的APPM调制的方案设计 | 第54-59页 |
4.2.3 性能仿真和分析 | 第59-61页 |
4.3 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5.1 总结 | 第62-63页 |
5.2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