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9页 |
1.1 研究问题意识 | 第7-8页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8-9页 |
1.2.1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2 研究方法和章节安排 | 第9页 |
第二章 发展的逻辑之外 | 第9-22页 |
2.1 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 | 第9-15页 |
2.1.1 “有机”和生态农业 | 第11-13页 |
2.1.2 “农夫”的意义 | 第13-14页 |
2.1.3 “赶集”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 第14-15页 |
2.2 人民食物主权 | 第15-19页 |
2.2.1 消费主义下的人民食物维权 | 第15-17页 |
2.2.2 代替性食物网络和社区支持农业 | 第17-19页 |
2.3 “乡村-城市”相互守望 | 第19-22页 |
第三章 岛之愿力,崇明岛上的非主流生态农业 | 第22-29页 |
3.1 定位到崇明岛 | 第22-24页 |
3.1.1 崇明岛的生态农业现场 | 第22-23页 |
3.1.2 崇明岛的生态观光 | 第23-24页 |
3.2 崇明岛上的“小而美”农场的实践 | 第24-29页 |
3.2.1 新下乡运动,实践生态农业理念 | 第24-27页 |
3.2.2 另类模式的产销对接 | 第27-28页 |
3.2.3 升级的公共教育 | 第28-29页 |
第四章 被展示的农业:生态农业的文化展示和表述系统 | 第29-56页 |
4.1 “喜欢做,甘愿受”,自然农业的话语展示 | 第29-41页 |
4.1.1 老贾和自然农业 | 第29-32页 |
4.1.2 喜愿农场关于自然农业生产的话语实例 | 第32-35页 |
4.1.3 自然农业中关于生活和消费的话语展示 | 第35-41页 |
4.2 女娲学校:“治历明时” | 第41-46页 |
4.3 设计丰收:文化展示与品牌运作 | 第46-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讨论:知识人在生态农业实践中的时效性 | 第56-61页 |
5.1 讲一个好故事 | 第56-58页 |
5.2 离土不离乡 | 第58-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