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分组交换网络核心节点结构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光交换技术的发展 | 第11-15页 |
1.1.1 光线路交换(OCS) | 第11-13页 |
1.1.2 光突发交换(OBS) | 第13-14页 |
1.1.3 光分组交换(OPS) | 第14-15页 |
1.2 光分组交换技术概述 | 第15-18页 |
1.2.1 光分组交换网络的基本架构和技术现状 | 第15-16页 |
1.2.2 时隙光分组交换网络 | 第16-17页 |
1.2.3 非时隙光分组交换网络 | 第17-18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安排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光分组交换关键技术 | 第20-33页 |
2.1 光分组技术 | 第20-23页 |
2.1.1 光分组头技术 | 第20-23页 |
2.1.2 光分组的组装 | 第23页 |
2.2 光分组交换的同步技术 | 第23-28页 |
2.2.1 光分组的时延 | 第24页 |
2.2.2 时隙网络的同步 | 第24-27页 |
2.2.3 非时隙网络的同步 | 第27-28页 |
2.3 竞争解决 | 第28-31页 |
2.3.1 光缓存 | 第28-30页 |
2.3.2 波长变换 | 第30页 |
2.3.3 偏射路由 | 第30-31页 |
2.4 其它关键性技术 | 第31页 |
2.5 本章小节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光分组交换核心节点结构 | 第33-45页 |
3.1 核心节点的基本结构 | 第33-34页 |
3.2 核心节点的设计思想 | 第34-35页 |
3.3 波长路由型OPS核心节点结构 | 第35-37页 |
3.3.1 输出缓存型交换结构 | 第35-36页 |
3.3.2 输入缓存型交换结构 | 第36-37页 |
3.4 广播选择型OPS核心节点结构 | 第37-39页 |
3.4.1 KEOPS项目中的广播选择型交换结构 | 第37页 |
3.4.2 ATMOS中的广播选择型交换结构 | 第37-39页 |
3.5 空分交换型OPS核心节点结构 | 第39-43页 |
3.5.1 无缓存型 | 第39-40页 |
3.5.2 输出缓存型 | 第40-42页 |
3.5.3 反馈缓存型 | 第42-43页 |
3.6 本章小节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光分组交换核心节点的资源分配 | 第45-63页 |
4.1 FDL与TWC的功能对比 | 第45-53页 |
4.1.1 节点结构 | 第45-46页 |
4.1.2 资源分配方案 | 第46-47页 |
4.1.3 数值分析 | 第47-53页 |
4.2 FDL光缓存资源的分配. | 第53-59页 |
4.2.1 节点资源分配模式 | 第53-55页 |
4.2.2 节点资源分配模式的比较 | 第55-59页 |
4.3 改进型FDL光缓存节点资源分配方法 | 第59-62页 |
4.4 本章小节 | 第62-63页 |
第五章 一种改进的OPS节点结构及其性能分析 | 第63-71页 |
5.1 改进的OPS节点结构 | 第63-65页 |
5.1.1 光缓存的基本配置类型 | 第63-64页 |
5.1.2 改进的OPS 节点结构SF OB | 第64-65页 |
5.2 节点资源的分配及SFOB结构缓存调度算法 | 第65-67页 |
5.2.1 光缓存资源与端口资源的分配 | 第65-66页 |
5.2.2 SFOB结构缓存调度算法 | 第66-67页 |
5.3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67-70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70-7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