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善意取得制度的历史演变 | 第10-17页 |
(一) 善意取得制度的萌芽 | 第10-12页 |
(二) 善意取得制度的发展与确立 | 第12-15页 |
(三) 小结 | 第15-17页 |
二、善意取得制度的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 | 第17-21页 |
(一) 善意取得制度产生的实践基础 | 第17-18页 |
(二) 善意取得制度建立的理论依据 | 第18-21页 |
三、善意取得制度的性质 | 第21-23页 |
(一) 所有权的取得方式 | 第21页 |
(二) 善意取得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继受取得 | 第21-23页 |
四、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 | 第23-33页 |
(一) 主观要件 | 第23-24页 |
(二) 客观要件 | 第24-33页 |
五、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 | 第33-35页 |
(一) 物权变动的法律后果 | 第33页 |
(二) 当事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 第33-35页 |
六、不动产善意取得问题 | 第35-42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35-36页 |
(二) 比较法上的考察及对我国立法的借鉴 | 第36-37页 |
(三) 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与动产善意取得构成要件的区别 | 第37-40页 |
(四) 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