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符号表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SO_2污染来源及危害 | 第11-12页 |
1.2 固硫剂的研究进展及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5页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2 实验系统与研究方法 | 第17-23页 |
2.1 实验系统及实验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2.2 实验内容 | 第19-21页 |
2.2.1 实验物料的选择与制备 | 第19-20页 |
2.2.2 实验内容与实验条件 | 第20-21页 |
2.3 实验的参数选择与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第21-22页 |
2.3.1 反应气体浓度的稳定性分析 | 第21页 |
2.3.2 反应气体流速的确定 | 第21-22页 |
2.3.3 反应样品粒径的选择 | 第22页 |
2.3.4 试样的用量 | 第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含碱工业废弃物的煅烧分解反应动力学特性研究 | 第23-37页 |
3.1 前言 | 第23页 |
3.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23-30页 |
3.2.1 粒径对煅烧反应的影响 | 第24-26页 |
3.2.2 升温速率对煅烧反应的影响 | 第26-28页 |
3.2.3 煅烧温度对煅烧反应的影响 | 第28-30页 |
3.3 废弃物煅烧反应动力学特性研究 | 第30-35页 |
3.3.1 求解废弃物煅烧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方法 | 第30页 |
3.3.2 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的基本表达式 | 第30-32页 |
3.3.3 分析比较活化能计算结果 | 第32-34页 |
3.3.4 工业废弃物煅烧性能的综合分析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4 含碱工业废弃物的固硫反应动力学特性研究 | 第37-53页 |
4.1 工业废弃物的固硫反应原理 | 第37-38页 |
4.2 工业废弃物的固硫反应动力学模型概述 | 第38-40页 |
4.3 废弃物固硫反应动力学特性 | 第40-47页 |
4.3.1 废弃物固硫表面化学反应活化能及产物层扩散活化能 | 第44-45页 |
4.3.2 废弃物固硫化学反应速率常数及产物层扩散系数 | 第45-47页 |
4.4 综合分析废弃物的固硫性能 | 第47-51页 |
4.4.1 废弃物的固硫反应温度特性 | 第47-50页 |
4.4.2 分析研究废弃物的固硫反应动力学特性 | 第50-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5 固硫添加剂对废弃物固硫反应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 | 第53-64页 |
5.1 引言 | 第53页 |
5.2 添加剂对废弃物固硫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 | 第53-56页 |
5.2.1 添加量分析 | 第53-55页 |
5.2.2 添加剂的加入对固硫剂固硫反应温度特性的影响 | 第55-56页 |
5.3 添加剂对废弃物固硫反应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 | 第56-62页 |
5.3.1 添加剂对废弃物固硫反应活化能的影响 | 第58-59页 |
5.3.2 添加剂对废弃物固硫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常数及产物层扩散系数的影响 | 第59-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6 全文总结和建议 | 第64-66页 |
6.1 总结 | 第64-65页 |
6.2 建议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7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