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其他学科论文--中医泌尿学论文

益气养阴、化湿祛瘀治疗难治性肾病(气阴两虚,湿热瘀阻证)的临床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英文缩写词表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引言第10-12页
一、临床研究第12-26页
 1.试验方法第12-18页
   ·试验设计第12页
   ·随机分组方法第12页
   ·诊断标准第12-13页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第12页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第12-13页
     ·气阴两虚、湿热瘀阻证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第13页
   ·病例选择第13-14页
     ·纳入标准第13页
     ·排除标准第13-14页
   ·治疗方法第14-15页
     ·西医治疗方案组(对照组)第14-15页
       ·一般对症治疗第14页
       ·主要治疗第14-15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组(治疗组)第15页
   ·疗效测定第15-16页
     ·主要观测指标第15-16页
     ·疗效评定标准第16页
   ·安全性评价第16-17页
   ·终止和撤除临床试验的标准第17页
     ·终止试验的标准第17页
     ·病例的剔除、撤出和脱落原则第17页
   ·统计学处理第17-18页
 2 基线齐性比较第18-20页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的比较(见表1、2、3)第18-19页
   ·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相关生化指标、主要用药分布的比较(见4、5、6、7、8、9)第19-20页
 3 治疗结果第20-26页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0、11、12、13、14)第21-22页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生化指标比较(见表15、16)第22-23页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见表17、18)第23-24页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见表19、20)第24页
   ·两组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比较(见表21、22)第24-25页
   ·激素、细胞毒药副作用观察(见表23)第25-26页
二、讨论第26-38页
 1.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气阴两虚、湿热瘀血证的病因病机第26-32页
   ·气阴两虚、湿热瘀血产生第27-30页
     ·气阴两虚产生的病因病机第27-28页
       ·外感病邪致虚第27页
       ·素体亏虚第27页
       ·病理产物致虚第27页
       ·药毒致虚第27页
       ·病情迁延日久,阴损及气,气损及阴第27-28页
     ·湿热瘀血产生第28-30页
       ·外感因素第28-29页
       ·药物第29页
       ·因虚致实第29页
       ·湿热瘀血相互作用第29-30页
   ·气阴两虚、湿热瘀血与肾病综合征难治的关系第30-32页
     ·气阴两虚与肾病综合征难治的关系第30页
     ·湿热、瘀血与肾病综合征难治的关系第30-32页
 2.治法、方药分析第32-34页
   ·益气养阴、化湿祛瘀治法分析第32页
   ·方义分析第32-33页
   ·现代药理研究第33-34页
 3.益气养阴、化湿祛瘀配合激素、细胞毒药物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增效减毒疗效机制探讨第34-36页
   ·益气养阴中药配合激素、细胞毒药物的增效减毒机制第34-35页
   ·化湿祛瘀药物配合激素、细胞毒药物的增效减毒机制第35-36页
 4.临床疗效评价及分析第36页
 5.安全性评价第36-38页
结论第38-39页
问题与展望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附表第43-44页
综述第44-67页
 参考文献第60-67页
致谢第67-69页
附录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6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中医证侯临床调查研究
下一篇:中医综合方案治疗中风后合并呃逆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