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秦皇岛开发区新兴产业园区规划问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选题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3-17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2章 秦皇岛开发区现行园区规划的问题和方向第18-26页
    2.1 秦皇岛开发区现行园区发展轨迹第18-19页
        2.1.1 创业起步阶段(1984 年-1991 年)第18页
        2.1.2 快速增长阶段(1992 年-2000 年)第18-19页
        2.1.3 跨越发展阶段(2001 年-2007 年)第19页
        2.1.4 转型发展阶段(2008 至今)第19页
    2.2 现行园区规划存在的问题第19-23页
        2.2.1 传统规划建设模式过于单一,城市型功能欠缺第19-20页
        2.2.2 规划的支柱产业技术含量较低第20-21页
        2.2.3 规划的综合服务体系不健全第21-22页
        2.2.4 规划内容不能与时俱进第22页
        2.2.5 规划的园区体制机制不完善第22-23页
    2.3 现行园区在运行中的方向第23-25页
        2.3.1 园区功能由产业孤岛转向城市综合新城区第23页
        2.3.2 产业选择由一般制造业向高端产业体系演进第23-24页
        2.3.3 产业集群发展第24-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新兴产业园区的特点及规划要求第26-34页
    3.1 新兴产业园区的概况第26-27页
    3.2 新兴产业园区的特点第27-28页
    3.3 新兴产业园区对规划的要求第28-33页
        3.3.1 准确定位园区功能第28-29页
        3.3.2 科学选择产业类型第29-30页
        3.3.3 细致划分各类产业发展重点第30-33页
    3.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秦皇岛开发区新兴产业园区规划的要素分析第34-41页
    4.1 新兴产业园区规划优势第34-35页
        4.1.1 秦皇岛环境优美,投资环境俱佳第34页
        4.1.2 秦皇岛开发区发展基础稳固,具备转型提升的基础第34页
        4.1.3 新兴产业园区区位优越,对外交通联系便捷第34-35页
        4.1.4 新兴产业园区生态优越,用地条件优良第35页
    4.2 新兴产业园区规划发展劣势第35-36页
        4.2.1 缺乏园区绩效评价体系第35页
        4.2.2 园区规划与市总体规划不一致第35-36页
        4.2.3 公众参与和公众监督力度不够第36页
    4.3 新兴产业园区规划中的发展机遇第36-39页
        4.3.1 国家产业转型的必然选择第36-37页
        4.3.2 环渤海地区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第37-38页
        4.3.3 秦皇岛市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第38页
        4.3.4 秦皇岛开发区“西移”的必然产物第38-39页
    4.4 新兴产业园区规划中面临的挑战第39-40页
        4.4.1 国家宏观政策偏紧第39页
        4.4.2 区际竞争更趋激烈第39-40页
        4.4.3 对旅游区大力发展工业的质疑第40页
        4.4.4 政策目标影响规划科学性第40页
    4.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5章 实现秦皇岛开发区新兴产业园区的科学规划第41-58页
    5.1 新兴产业园区规划思路第41页
    5.2 新兴产业园区规划内容第41-52页
        5.2.1 空间布局规划第41-48页
        5.2.2 综合交通规划第48-49页
        5.2.3 市政工程规划第49-51页
        5.2.4 公共安全设施规划第51页
        5.2.5 环境保护规划第51-52页
    5.3 新兴产业园区规划原则第52-55页
        5.3.1 以产业转型为导向第52-53页
        5.3.2 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第53页
        5.3.3 以产城一体为目标第53-54页
        5.3.4 以区域统筹为基础第54页
        5.3.5 以远近结合为原则第54-55页
    5.4 新兴产业园区规划策略第55-56页
        5.4.1 明确规划人员和规划部门职责第55页
        5.4.2 加强公众参与,建立监督制度第55-56页
        5.4.3 促进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第56页
        5.4.4 大力宣传环保生态理念第56页
        5.4.5 尽快将新兴产业园区规划纳入法定规划第56页
    5.5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结论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作者简介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物价部门政府形象塑造问题研究
下一篇:逻辑学及其在素质教育中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