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1 绪论 | 第9-12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2-24页 |
| 2.1 社会化媒体论 | 第12-18页 |
| 2.2 人际传播论 | 第18-21页 |
| 2.3 大众传播理论缺陷 | 第21-24页 |
| 3 微信的传媒构成 | 第24-43页 |
| 3.1 微信的人际群体构成 | 第24-32页 |
| 3.2 微信的自主传播构成 | 第32-37页 |
| 3.3 微信的信息聚合构成 | 第37-40页 |
| 3.4 微信的公众平台构成 | 第40-43页 |
| 4 微信的人际传播 | 第43-50页 |
| 4.1 人际传播的网络“复兴” | 第43-45页 |
| 4.2 人际传播的微信新模式 | 第45-47页 |
| 4.3 人际传播的微信移动社交圈 | 第47-48页 |
| 4.4 微信带来人际传播的“移动”社会 | 第48-50页 |
| 5 微信传播安全的思考 | 第50-52页 |
| 5.1 保护隐私的双刃剑 | 第50-51页 |
| 5.2 交友伦理 | 第51-52页 |
| 结束语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