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产业结构变动对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 第11-14页 |
1.2.2 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 第14-15页 |
1.2.3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第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第16-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17页 |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产业结构变动影响生产率的理论分析 | 第19-27页 |
2.1 产业结构变动规律的理论回顾 | 第19-21页 |
2.1.1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第19-20页 |
2.1.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第20页 |
2.1.3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与合理化 | 第20-21页 |
2.2 产业结构变动影响生产率的数理分析 | 第21-24页 |
2.2.1 劳动生产率维度 | 第21-22页 |
2.2.2 全要素生产率维度 | 第22-24页 |
2.3 产业结构变动对生产率增长作用的辨析 | 第24-25页 |
2.3.1 要素自由流动下产业结构变动对生产率的影响 | 第24-25页 |
2.3.2 要素不能自由流动下产业结构变动对生产率的影响 | 第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产业结构变动影响生产率的统计分析 | 第27-41页 |
3.1 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 | 第27-31页 |
3.1.1 我国各地区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分析 | 第27-29页 |
3.1.2 我国各地区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分析 | 第29-31页 |
3.2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 第31-35页 |
3.2.1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选择 | 第31页 |
3.2.2 资本存量的测算 | 第31-32页 |
3.2.3 劳动收入份额的测算 | 第32-33页 |
3.2.4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结果及分析 | 第33-35页 |
3.3 产业结构变动的结构红利 | 第35-40页 |
3.3.1 Shift-Share分析法简介 | 第35-36页 |
3.3.2 产业结构变动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 第36-39页 |
3.3.3 产业结构变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产业结构变动影响生产率的计量分析 | 第41-51页 |
4.1 数据来源与模型设定 | 第41-42页 |
4.1.1 数据来源 | 第41页 |
4.1.2 模型设定 | 第41-42页 |
4.2 变量设置 | 第42-44页 |
4.2.1 被解释变量 | 第42页 |
4.2.2 解释变量 | 第42-43页 |
4.2.3 控制变量 | 第43-44页 |
4.3 计量结果及分析 | 第44-50页 |
4.3.1 计量结果 | 第44-49页 |
4.3.2 计量结果稳健性讨论 | 第49页 |
4.3.3 原因分析 | 第49-50页 |
4.3.4 控制变量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 | 第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51-54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51-52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59页 |
后记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