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聚硅烷与MoS2夹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聚硅烷简介 | 第11-12页 |
1.2.1 聚硅烷的分类 | 第11页 |
1.2.2 聚硅烷的性能 | 第11-12页 |
1.2.3 聚硅烷的应用 | 第12页 |
1.3 二硫化钼简介 | 第12-13页 |
1.3.1 二硫化钼的结构 | 第12-13页 |
1.3.2 二硫化钼的理化性质 | 第13页 |
1.4 二硫化钼夹层复合材料简介 | 第13-15页 |
1.4.1 二硫化钼夹层复合材料的性质 | 第13-14页 |
1.4.2 二硫化钼夹层复合材料的应用 | 第14-15页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5.1 聚硅烷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5.2 二硫化钼夹层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6 研究意义及本文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1.6.1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6.2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聚硅烷的合成实验 | 第18-25页 |
2.1 聚硅烷的合成方法 | 第18-19页 |
2.1.1 伍兹偶合法 | 第18-19页 |
2.1.2 均相脱氢偶合法 | 第19页 |
2.1.3 电化学合成法 | 第19页 |
2.2 伍兹偶合法合成聚硅烷 | 第19-23页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0-21页 |
2.2.2 实验流程 | 第21-22页 |
2.2.3 实验反应条件 | 第22-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3章 聚硅烷/二硫化钼夹层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5-34页 |
3.1 二硫化钼夹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25-26页 |
3.1.1 直接反应法 | 第25页 |
3.1.2 液氨溶液法 | 第25页 |
3.1.3 原位聚合法 | 第25页 |
3.1.4 剥层/重堆法 | 第25-26页 |
3.2 聚硅烷/二硫化钼夹层复合材料的制备实验 | 第26-32页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8页 |
3.2.2 实验流程 | 第28-30页 |
3.2.3 夹层复合条件 | 第30-3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4章 实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 第34-54页 |
4.1 可溶性聚硅烷实验结果分析 | 第34-42页 |
4.1.1 可溶性聚硅烷产率分析 | 第34-36页 |
4.1.2 红外表征 | 第36-39页 |
4.1.3 紫外表征 | 第39-41页 |
4.1.4 扫描电镜 | 第41-42页 |
4.2 聚硅烷/二硫化钼夹层复合材料表征分析 | 第42-53页 |
4.2.1 X-射线衍射表征 | 第42-44页 |
4.2.2 红外表征 | 第44-45页 |
4.2.3 扫描电镜 | 第45-46页 |
4.2.4 透射电镜 | 第46-47页 |
4.2.5 能谱分析 | 第47-48页 |
4.2.6 电导率检测 | 第48-52页 |
4.2.7 润滑性检测 | 第52-5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个人简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