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针叶树类论文--云南松论文

高产脂云南松本构性特征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0页
    1.1 引言第12-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5页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5页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第15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5-27页
        1.2.1 针叶树的本构性特征研究现状第15-18页
        1.2.2 松脂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1.2.3 云南松的研究现状第19-21页
        1.2.4 云南松形态学特征研究现状第21-22页
        1.2.5 云南松解剖学特征研究现状第22-24页
        1.2.6 提高松脂产量的研究第24-27页
    1.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第27页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第27-29页
        1.4.1 研究目标第27-28页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8-29页
    1.5 技术路线第29-30页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第30-35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30-31页
    2.2 试验林概况第31页
    2.3 研究方法第31-34页
        2.3.1 试验器材与样本采集第31-32页
        2.3.2 云南松形态学特征测定第32-33页
        2.3.4 云南松解剖学特征测定第33-34页
    2.4 数据分析第34-35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5-44页
    3.1 不同产脂量云南松形态学特征的比较第35-38页
        3.1.1 不同产脂量云南松针叶形态学特征的比较第35-36页
        3.1.2 不同产脂量云南松韧皮部厚度特征的比较第36-37页
        3.1.3 不同产脂量云南松松果形态学特征的比较第37-38页
        3.1.4 小结第38页
    3.2 不同产脂量云南松解剖学特征的比较第38-44页
        3.2.1 不同产脂量云南松针叶解剖学特征的比较第38-40页
        3.2.2 不同产脂量云南松树干韧皮部解剖学特征的比较第40-41页
        3.2.3 不同产脂量云南松树干木质部解剖学特征的比较第41-42页
        3.2.4 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44-47页
    4.1 结论第44页
        4.1.1 不同产脂量云南松形态学特征的比较第44页
        4.1.2 不同产脂量云南松解剖学特征的比较第44页
    4.2 讨论第44-46页
    4.3 研究展望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5页
附录第55-57页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城市房屋征收法院强制执行制度的完善
下一篇:实用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