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论文的缘起与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1.2 论文的相关概念及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1.3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页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论文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1.6 论文构思的基本框架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生态理念与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关系 | 第19-24页 |
2.1 城市规划建设中对生态理念的借鉴 | 第19-20页 |
2.2 现代生态城市理念发展的历程 | 第20-23页 |
2.2.1 萌芽阶段:20 世纪以前 | 第20页 |
2.2.2 形成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 | 第20-21页 |
2.2.3 发展阶段:从 20 世纪 80 年代直至现在 | 第21-23页 |
2.3 生态理念在街道景观改造设计中的延伸与深化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城市街道改造的发展 | 第24-38页 |
3.1 国内外街道景观改造研究进展 | 第24-27页 |
3.1.1 理论发展 | 第24-26页 |
3.1.2 实践发展 | 第26-27页 |
3.2 国内城市街道改造的发展概况 | 第27-29页 |
3.2.1 我国城市街道改造的发展历程 | 第27-29页 |
3.2.2 国内城市街道改造的现状综述 | 第29页 |
3.3 城市住区街道 | 第29-31页 |
3.3.1 住区街道的特征 | 第29页 |
3.3.2 居住区街道的功能与类型 | 第29-30页 |
3.3.3 住区街道的改造设计要素 | 第30-31页 |
3.4 长沙城市住区街道的发展 | 第31-38页 |
3.4.1 长沙传统街道的发展 | 第31-36页 |
3.4.2 长沙现代街道的发展 | 第36-38页 |
第四章 长沙市住区街道景观的情况调查 | 第38-57页 |
4.1 概述 | 第38页 |
4.2 调研对象和内容 | 第38-40页 |
4.3 调研方法 | 第40页 |
4.3.1 实地观察 | 第40页 |
4.3.2 问卷调研与现场访谈相结合 | 第40页 |
4.4 调研结果分析 | 第40-53页 |
4.4.1 实地调研分析 | 第40-49页 |
4.4.2 问卷与访谈调研结果分析 | 第49-53页 |
4.5 调研结论与建议 | 第53-57页 |
4.5.1 城市街道底界面 | 第53-54页 |
4.5.2 城市街道垂直界面 | 第54页 |
4.5.3 城市街道公共设施 | 第54-55页 |
4.5.4 城市街道自然景观 | 第55-57页 |
第五章 长沙城市住区街道景观改造设计策略 | 第57-71页 |
5.1 生态理念下城市住区街道景观改造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第57-58页 |
5.1.1 基于生态理念的住区街道景观改造的指导思想 | 第57页 |
5.1.2 生态理念下城市住区街道景观改造的基本原则 | 第57-58页 |
5.2 生态理念下城市住区街道景观改造设计方法 | 第58-71页 |
5.2.1 城市街道底界面的生态改造 | 第58-62页 |
5.2.2 城市街道垂直界面的生态改造 | 第62页 |
5.2.3 街道自然要素的生态改造 | 第62-7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附录 | 第75-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