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6-8页 |
一、 预告登记的适用范围 | 第8-15页 |
(一) 德国民法 | 第8-10页 |
(二) 我国台湾地区民法 | 第10-12页 |
(三) 日本民法 | 第12-15页 |
二、 预告登记保全对象的风险 | 第15-28页 |
(一) 预告登记保全对象的风险类型 | 第15-16页 |
(二) 预告登记保全对象的风险发生原因 | 第16-25页 |
(三) 预告登记保全对象的风险对抗制度比较 | 第25-28页 |
三、 预告登记的性质与效力 | 第28-40页 |
(一) 预告登记的性质 | 第28-30页 |
(二) 预告登记的效力 | 第30-40页 |
四、 预告登记的发生、转让与消灭 | 第40-42页 |
(一) 预告登记的发生 | 第40-41页 |
(二) 预告登记的转让与消灭 | 第41-42页 |
五、 我国预告登记制度的创设 | 第42-47页 |
(一) 预告登记制度的立法模式 | 第42-43页 |
(二) 预告登记制度的立法内容 | 第43-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注释 | 第48-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论文摘要(中文) | 第56-59页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59页 |
后记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