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引论 | 第8-11页 |
第一章 电力民营化及其规制的基础理论 | 第11-23页 |
一、电力民营化的基础理论 | 第11-18页 |
(一) 民营化的基础理论 | 第11-13页 |
(二) 电力民营化的缘由 | 第13-15页 |
(三) 电力民营化的方式 | 第15-16页 |
(四) 电力民营化的基本模式 | 第16-18页 |
二、电力民营化规制的基础理论 | 第18-23页 |
(一) 电力民营化规制的必要性 | 第19-20页 |
(二) 电力民营化规制的原则 | 第20-21页 |
(三) 电力民营化规制的手段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我国电力民营化规制的法律现状分析 | 第23-29页 |
一、规范现状 | 第23-26页 |
(一) 法律规范层面 | 第23-25页 |
(二) 政府规范性文件层面 | 第25-26页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26-29页 |
(一) 行政立法与法律保留 | 第26-27页 |
(二) 法律规定的滞后 | 第27-28页 |
(三) 重大制度的缺失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我国电力民营化规制的实践现状分析——以发电民营化实践为中心的考察 | 第29-40页 |
一、发电民营化的实践现状 | 第30-34页 |
(一) 电力装机容量快速增加 | 第30-31页 |
(二) 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有所下降 | 第31-32页 |
(三) 电价逐年上升 | 第32页 |
(四) 电力企业经营市场化程度不足 | 第32-33页 |
(五) 国有企业近乎垄断发电市场 | 第33-34页 |
二、发电民营化规制存在的问题 | 第34-40页 |
(一) 电力监管机构不够明晰 | 第34-37页 |
(二) 发电市场准入机制不完善 | 第37页 |
(三) 发电市场竞争机制的缺失 | 第37-38页 |
(四) 发电市场行政干预严重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我国电力民营化法律规制的若干建议 | 第40-52页 |
一、电力民营化规制法律体系的完善 | 第40-41页 |
(一) 构建电力民营化的基础法律 | 第40页 |
(二) 完善电力民营化的实施细则 | 第40-41页 |
二、电力民营化监管机构的完善 | 第41-43页 |
(一) 独立性之生成 | 第41-42页 |
(二) 独立性之确认 | 第42页 |
(三) 独立性之制约 | 第42-43页 |
三、电力民营化监管措施的完善 | 第43-46页 |
(一) 特许经营权准入制度的完善 | 第43-44页 |
(二) 价格监管的完善 | 第44-45页 |
(三) 市场竞争监管的完善 | 第45-46页 |
四、电力民营化监管程序的完善 | 第46-49页 |
(一) 政府信息公开 | 第47-48页 |
(二) 公众参与 | 第48-49页 |
五、电力民营化争议解决机制的完善 | 第49-52页 |
(一) 电力市场主体间的争议 | 第49-50页 |
(二) 电力市场主体与政府间的争议 | 第50-51页 |
(三) 电力市场主体与公民间的争议 | 第51-52页 |
余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