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通信、信号论文--铁路通信论文

高速铁路中无线信道模型研究与系统性能分析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1-15页
    1.1 论文背景及选题意义第11-12页
    1.2 课题研究动态第12-13页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第13-15页
2 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问题第15-33页
    2.1 高速铁路信道大尺度衰落特性第15-21页
        2.1.1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第16页
        2.1.2 两线模型第16-18页
        2.1.3 Okumura-Hata模型第18页
        2.1.4 阴影衰落第18-19页
        2.1.5 实测高速铁路中的大尺度衰落模型第19-21页
    2.2 高速铁路中小尺度衰落特性第21-28页
        2.2.1 经典小尺度衰落模型第22-25页
        2.2.2 两种广义信道模型第25-27页
        2.2.3 实测高速铁路中的小尺度衰落模型第27-28页
    2.3 高速铁路通信中的多普勒频移第28-29页
    2.4 高速铁路中其他问题第29-33页
        2.4.1 干扰分析第29-31页
        2.4.2 高速铁路通信的小区覆盖第31-33页
3 高速铁路密集干扰通信系统性能分析第33-45页
    3.1 系统和干扰模型第34-36页
    3.2 系统中断概率第36-37页
        3.2.1 理论分析第36页
        3.2.2 高信噪比渐近分析第36-37页
    3.3 系统平均误比特概率第37-38页
        3.3.1 理论分析第37-38页
        3.3.2 高信噪比渐近分析第38页
    3.4 系统平均信道容量第38-39页
    3.5 数据结果与仿真分析第39-45页
4 高速铁路稀疏干扰通信系统性能分析第45-58页
    4.1 系统和干扰模型第46-48页
    4.2 中断概率第48-49页
    4.3 平均误比特率第49-50页
    4.4 选择合并式分集性能第50-51页
    4.5 数据与仿真结果分析第51-58页
5 基于经验模型高架桥场景的性能分析第58-67页
    5.1 系统模型第59-61页
    5.2 中断概率第61-62页
    5.3 误码率分析第62-63页
    5.4 数据分析第63-67页
6 总结与后续工作的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2-74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因子延缓生精损伤及促生精修复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新型化学修饰电极的构建及其在COD检测中的应用和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