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寝室空气中cVMS归趋模拟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性质与用途 | 第12-19页 |
1.2.1 理化性质 | 第14-15页 |
1.2.2 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 | 第15-18页 |
1.2.3 用途 | 第18-19页 |
1.3 cVMS行为归趋 | 第19-22页 |
1.3.1 C&PCPs使用 | 第19-20页 |
1.3.2 空气交换 | 第20页 |
1.3.3 均相反应 | 第20-22页 |
1.3.4 非均相反应 | 第22页 |
1.4 行为归趋模型 | 第22-29页 |
1.4.1 cVMS行为归趋模型 | 第22-25页 |
1.4.2 室内质量平衡模型 | 第25-27页 |
1.4.3 排放量估算模型 | 第27-29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第2章 空气中cVMS监测方法 | 第30-34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2页 |
2.1.1 仪器 | 第30页 |
2.1.2 试剂和材料 | 第30-31页 |
2.1.3 实验室前处理 | 第31页 |
2.1.4 分析方法 | 第31-32页 |
2.2 QA/QC | 第32-34页 |
第3章 校园空气cVMS监测 | 第34-47页 |
3.1 监测方案 | 第34-38页 |
3.2 室内空气中cVMS浓度 | 第38-41页 |
3.2.1 男寝和女寝 | 第38-41页 |
3.2.2 室内来源 | 第41页 |
3.3 室外空气中cVMS浓度 | 第41-46页 |
3.3.1 参考点 | 第41-42页 |
3.3.2 男寝外和女寝外 | 第42-43页 |
3.3.3 室外来源 | 第43-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室内环境D4和D5排放与归趋模拟 | 第47-62页 |
4.1 使用清单 | 第47-49页 |
4.1.1 学生调查问卷 | 第47-48页 |
4.1.2 被监测寝室调查问卷 | 第48-49页 |
4.2 排放量 | 第49-54页 |
4.2.1 排放因子法 | 第49-50页 |
4.2.2 C&PCPs中cVMS浓度 | 第50-51页 |
4.2.3 排放量结果 | 第51-54页 |
4.3 归趋模型 | 第54-59页 |
4.3.1 模型理论及方程 | 第54-58页 |
4.3.2 模型结果 | 第58-59页 |
4.4 不确定性分析 | 第59-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5页 |
5.1 结论 | 第62-63页 |
5.2 创新点 | 第63页 |
5.3 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6页 |
附录A 区域稳态模型及参数 | 第76-78页 |
附录B 室内质量平衡模型及参数 | 第78-80页 |
附录C 排放量计算模型及参数 | 第80-81页 |
附录D 个人护理品及化妆品使用调查 | 第81-82页 |
附录E 被调查寝室C&PCPs使用情况及用量 | 第82-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作者简介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