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论文

融合多源信息的配网设备状态评价及状态检修技术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4页
    1.2 课题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6-18页
第2章 配网设备信息与设备状态量分类梳理第18-32页
    2.1 概述第18-19页
    2.2 配网主要关键设备第19-20页
        2.2.1 配电变压器第19页
        2.2.2 断路器第19页
        2.2.3 配电线路第19-20页
    2.3 当前配网设备状态量第20-26页
    2.4 配网设备运行信息分类分层第26-30页
        2.4.1 定期类运行信息第26-28页
        2.4.2 实时类运行信息第28-29页
        2.4.3 历史类运行信息第29-30页
    2.5 配网设备运行信息与状态量对应关系梳理第30-31页
    2.6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基于定期信息和历史信息的配网设备状态评价模型第32-42页
    3.1 基于现行定期类信息的状态评价概述第32-33页
    3.2 基于现行定期类信息的配网设备状态评价计算模型第33-34页
    3.3 基于现行定期类信息的状态评价算例验证第34-36页
    3.4 基于历史记录文本挖掘结果的配电设备状态评价模型第36-37页
    3.5 基于历史记录文本挖掘结果的配电设备状态评价算例验证第37-40页
    3.6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4章 基于实时信息的配网设备状态评价模型第42-66页
    4.1 概述第42页
    4.2 基于实时信息的健康状态指标建立第42-44页
        4.2.1 指标选取及分类第42-43页
        4.2.2 指标的数学表达第43-44页
    4.3 基于实时信息的健康状态指标变权重研究第44-51页
        4.3.1 电力系统应用中常用的权重分配方法第44-45页
        4.3.2 变权理论第45页
        4.3.3 层次分析法第45-47页
        4.3.4 熵权法第47-48页
        4.3.5 模糊综合评价法第48-49页
        4.3.6 基于实时信息的健康状态评价指标均衡变权分配第49-51页
    4.4 基于实时信息的配电变压器状态评价模型第51-54页
        4.4.1 评价指标选取第51-54页
        4.4.2 评价指标数学表达式参数设置第54页
    4.5 基于实时信息的配网设备状态评价模型算例验证第54-65页
        4.5.1 基于实时信息的配电变压器评价模型算例验证第54-63页
        4.5.2 基于实时信息的配网电缆状态评价指标选取第63-64页
        4.5.3 实时信息不足情况下配网其他设备实时运行状态拟合模型建立第64-65页
    4.6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5章 融合多源信息的配网设备状态评价模型第66-79页
    5.1 概述第66-68页
    5.2 基于多深信息的配网设备状态评价模型第68-71页
        5.2.1 考虑评价者意见的主观初始权重分配第68-69页
        5.2.2 考虑“短板效应”的基于变权理论的权重调整第69页
        5.2.3 基于老化系数的权重调整第69-71页
    5.3 基于多源信息的配网设备状态评价模型算例第71-77页
        5.3.1 基于多源信息的配电变压器状态评价第71-75页
        5.3.2 基于多源信息的配网断路器状态评价算例第75-77页
    5.4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6章 基于D-S证据理论的配网设备检修决策理论研究第79-92页
    6.1 概述第79-80页
    6.2 状态检修决策框架第80-81页
    6.3 基础层量化决策指标第81-82页
        6.3.1 基于多源信息的状态评价得分第81页
        6.3.2 设备可用性第81-82页
        6.3.3 检修成本第82页
        6.3.4 故障风险成本第82页
    6.4 策略层检修决策方案集合第82-84页
        6.4.1 检修方式第82-83页
        6.4.2 检修时段第83-84页
    6.5 决策层基于D-S证据理论的检修决策方法第84-88页
        6.5.1 D-S证据理论第84-85页
        6.5.2 定义识别框架与证据源第85页
        6.5.3 基本可信度分配第85-86页
        6.5.4 一致性检验第86页
        6.5.5 决策意见合成第86-88页
    6.6 算例验证第88-90页
    6.7 本章小结第90-92页
第7章 总结第92-94页
    7.1 研究成果总结第92页
    7.2 建议与展望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101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光子晶体和金纳米粒子调制下的有机共轭材料的光致发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