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城市智能园区配电网的规划 | 第13-15页 |
1.2.2 光伏发电及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规划的影响 | 第15-16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智能园区配电网规划的流程及方法 | 第17-27页 |
2.1 智能园区配电网的总体特征 | 第17-18页 |
2.2 规划的主要内容与基本原则 | 第18-23页 |
2.2.1 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2.2.2 规划的基本原则 | 第19-23页 |
2.3 规划技术方法 | 第23-25页 |
2.4 小结 | 第25-27页 |
第3章 智能园区配电网的建模分析 | 第27-37页 |
3.1 负荷预测及模型 | 第27-29页 |
3.1.1 负荷预测 | 第27-28页 |
3.1.2 负荷的分段处理 | 第28-29页 |
3.1.3 负荷的计算 | 第29页 |
3.2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模型 | 第29-30页 |
3.3 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储能的模型 | 第30-35页 |
3.3.1 电动汽车充电站模型 | 第30-33页 |
3.3.2 蓄电池储能模型 | 第33-35页 |
3.4 小结 | 第35-37页 |
第4章 含有光伏发电及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配电网规划模型 | 第37-53页 |
4.1 光伏发电及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接入对配电网规划的影响 | 第37-40页 |
4.1.1 光伏发电的影响 | 第37-38页 |
4.1.2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影响 | 第38-40页 |
4.2 变电站的选址定容规划 | 第40-44页 |
4.2.1 变电站规划概述 | 第40-42页 |
4.2.2 变电站规划的数学模型 | 第42-44页 |
4.3 配电网网架规划 | 第44-51页 |
4.3.1 配电网网架规划问题概述 | 第44-46页 |
4.3.2 潮流计算 | 第46-49页 |
4.3.3 网架规划的数学模型 | 第49-51页 |
4.4 小结 | 第51-53页 |
第5章 配电网规划模型的求解方法 | 第53-67页 |
5.1 遗传算法简介 | 第53-57页 |
5.1.1 基本原理 | 第53页 |
5.1.2 求解步骤 | 第53-56页 |
5.1.3 遗传算法优缺点 | 第56-57页 |
5.2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配电网规划 | 第57-59页 |
5.2.1 改进遗传算法 | 第57-59页 |
5.2.2 改进遗传算法的应用 | 第59页 |
5.3 算例分析 | 第59-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结论 | 第67页 |
6.2 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