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认知网络的异常协作节点评估方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认知无线网络概述 | 第11-13页 |
1.1.1 认知无线网络的产生 | 第11页 |
1.1.2 认知无线网络特征 | 第11-12页 |
1.1.3 认知无线网络关键问题 | 第12-13页 |
1.2 认知无线网络安全威胁 | 第13-15页 |
1.2.1 认知无线网络安全需求 | 第13-14页 |
1.2.2 认知无线网络所面临的安全威胁 | 第14-15页 |
1.2.3 认知无线网络安全威胁小结 | 第15页 |
1.3 异常评估机制研究现状及总结 | 第15-17页 |
1.3.1 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2 研究现状总结 | 第16-17页 |
1.3.3 信誉在认知无线网络中提出的背景及动机 | 第17页 |
1.4 研究内容及文章结构 | 第17-19页 |
第2章 一种基于位置分簇的认知无线网络 | 第19-33页 |
2.1 经典认知无线网络架构 | 第19-21页 |
2.1.1 集中式和分布式认知网络 | 第19-21页 |
2.1.2 现有架构存在的不足 | 第21页 |
2.2 分簇与认知无线网络 | 第21-23页 |
2.2.1 网络分簇概念及必要性 | 第21-22页 |
2.2.2 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 | 第22页 |
2.2.3 分簇在认知无线网络中的作用 | 第22-23页 |
2.3 问题的提出 | 第23-24页 |
2.4 基于位置分簇的认知无线网络 | 第24-27页 |
2.4.1 网络模型 | 第24-26页 |
2.4.2 模型特点分析 | 第26-27页 |
2.5 基于位置分簇的认知无线网络工作方式 | 第27-31页 |
2.5.1 频谱感知方式 | 第27-28页 |
2.5.2 通信策略 | 第28-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一种基于认知环的信誉评估机制 | 第33-49页 |
3.1 信誉和信任概述 | 第33-34页 |
3.2 信誉在认知无线网络中的应用 | 第34-37页 |
3.2.1 信誉在认知无线网络中的重要性 | 第34-35页 |
3.2.2 认知无线网络信誉模型 | 第35-36页 |
3.2.3 几种典型的信誉机制 | 第36-37页 |
3.2.4 认知无线网络信誉机制设计面临的问题 | 第37页 |
3.3 信誉评估机制全局模型 | 第37-42页 |
3.3.1 认知循环 | 第37-38页 |
3.3.2 认知环与信誉机制 | 第38-40页 |
3.3.3 基于认知环的信誉全局模型 | 第40-42页 |
3.4 基于认知环的信誉评估机制的实现 | 第42-46页 |
3.4.1 信誉证据收集 | 第42页 |
3.4.2 信誉度计算 | 第42-44页 |
3.4.3 信誉度合成 | 第44页 |
3.4.4 信誉度更新 | 第44-45页 |
3.4.5 信誉状态评估 | 第45页 |
3.4.6 奖惩机制 | 第45-46页 |
3.5 基于认知环的信誉评估机制安全防御策略 | 第46-4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性能评估与仿真分析 | 第49-61页 |
4.1 总体性能评估 | 第49-50页 |
4.2 仿真设计与仿真环境 | 第50-53页 |
4.2.1 仿真设计总体架构 | 第50-51页 |
4.2.2 仿真环境 | 第51-53页 |
4.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3-59页 |
4.3.1 用户信誉变化仿真实验 | 第53-55页 |
4.3.2 模型优越性对比仿真实验 | 第55-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