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吸纳宗教--政主教从模式下的行为策略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7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1.2 文献研究综述 | 第9-15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3 研究方法、思路与内容安排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2 思路与内容安排 | 第15-16页 |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4.2 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2章 政治吸纳:一个理论框架 | 第17-25页 |
2.1 政治吸纳概念与内涵 | 第17-21页 |
2.1.1 政治吸纳的概念 | 第17-19页 |
2.1.2 政治吸纳:政治整合的重要方式 | 第19-20页 |
2.1.3 政治吸纳:政治稳定的重要保障 | 第20-21页 |
2.2 政治吸纳的途径 | 第21-25页 |
第3章 宗教繁荣:动力与空间 | 第25-35页 |
3.1 宗教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 第25-27页 |
3.1.1 宗教的两重性:互动基础 | 第25页 |
3.1.2 政教关系的基本类型 | 第25-27页 |
3.2 中国政教关系的类型:政主教从 | 第27-28页 |
3.3 中国宗教政策发展历程 | 第28-35页 |
3.3.1 宗教活动恢复阶段:唤醒的力量 | 第28-29页 |
3.3.2 宗教事务法制阶段:承认的身份 | 第29-30页 |
3.3.3 宗教地位上升阶段:行动者归来 | 第30-31页 |
3.3.4 宗教发展繁荣阶段:引导与适应 | 第31-35页 |
第4章 政治吸纳宗教:逻辑与结构 | 第35-46页 |
4.1 统战方针下的政治吸纳宗教 | 第35-38页 |
4.1.1 宗教统战的方式:积极引导 | 第35-37页 |
4.1.2 宗教统战的必要性:宗教的政治意义 | 第37-38页 |
4.2 政治吸纳宗教的途径与过程 | 第38-46页 |
4.2.1 政党吸纳宗教 | 第38-40页 |
4.2.2 人大、政协吸纳宗教 | 第40-42页 |
4.2.3 社会组织吸纳宗教 | 第42-46页 |
第5章 政治吸纳宗教:效果与隐忧 | 第46-49页 |
5.1 吸纳的效果:宗教的体制化 | 第46-47页 |
5.2 吸纳的隐忧:宗教独立性的丧失 | 第47-4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6.1 结论 | 第49页 |
6.2 展望:政治与宗教关系重构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