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有害植物及其清除论文--杂草论文

杂草稻杂草化特性、与栽培稻竞争关系以及化感潜力的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符号说明第11-12页
前言第12-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32页
   ·杂草的概念及生物学特性第14-15页
   ·杂草稻的概述及研究进展第15-23页
     ·杂草稻的概念第15页
     ·杂草稻的分布与起源第15-17页
     ·杂草稻生物学特性第17-20页
     ·杂草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第20-21页
     ·杂草稻的危害及控制第21-23页
   ·植物竞争第23-29页
     ·竞争的定义第23-24页
     ·植物对资源的竞争性第24-26页
     ·植物种间竞争的研究方法第26页
     ·植物化感作用第26-28页
     ·杂草稻的竞争与化感作用的研究进展第28-29页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9-32页
第二章 杂草稻的杂草化特性研究第32-58页
   ·材料与方法第33-38页
     ·供试材料第33-35页
     ·试验方法第35-38页
     ·统计分析第38页
   ·结果与分析第38-54页
     ·杂草稻的植物学特性第38-48页
     ·杂草稻的萌发生态适应性第48-54页
   ·讨论第54-58页
     ·杂草稻的形态特征第54页
     ·杂草稻的杂草化特性及利用第54-55页
     ·杂草稻的生态适应性第55-58页
第三章 杂草稻与栽培稻的竞争关系的研究第58-72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59-60页
     ·试验材料第59页
     ·试验方法第59-60页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60页
   ·结果与分析第60-70页
     ·相互竞争条件下杂草稻与常规栽培稻株高的比较第60-62页
     ·相互竞争条件下杂草稻与常规栽培稻分蘖的比较第62-64页
     ·相互竞争条件下杂草稻与常规栽培稻叶片形态的比较第64-66页
     ·不同密度杂草稻对常规栽培稻产量的影响第66-70页
   ·讨论第70-72页
     ·杂草稻与栽培稻竞争的竞争能力第70页
     ·相互竞争条件下杂草稻对栽培稻地上形态特性的影响第70-71页
     ·不同密度的杂草稻对常规栽培稻产量的影响第71-72页
第四章 杂草稻化感潜力的初步研究第72-90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73-76页
     ·试验材料第73-74页
     ·试验方法第74-76页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76页
   ·结果与分析第76-87页
     ·杂草稻对稗草化感作用的初步筛选第76-80页
     ·不同株数的杂草稻对稗草的化感作用第80-81页
     ·杂草稻水浸提液对稗草、鳢肠、莴苣的抑制作用第81-85页
     ·部分杂草稻样本化感潜力的复筛第85-87页
   ·讨论第87-90页
     ·杂草稻化感检测方法及室内生物检测材料的针对性第87-88页
     ·苏省杂草稻的化感潜力第88页
     ·杂草稻叶片水浸提液对稗草、鳢肠及莴苣的抑制作用第88-89页
     ·土培法对部分杂草稻样本的复筛第89-90页
全文讨论第90-94页
 1 杂草稻的杂草化第90-91页
 2 影响杂草稻与常规栽培稻竞争结果的因素第91-92页
 3 杂草稻化感潜力与杂草的生物防除第92-94页
全文结论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8页
致谢第108-11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题目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防治西花蓟马药剂的室内筛选及其对噻虫嗪的抗性风险评估
下一篇:抗高效氟吡甲禾灵日本看麦娘生态适应性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