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 第8-26页 |
1 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感染及细胞间扩散 | 第8-10页 |
2 主要毒力因子 | 第10-19页 |
·主要的内化素蛋白 | 第10-14页 |
·溶血素蛋白LLO | 第14-15页 |
·PI-PLC和PC-PLC | 第15页 |
·ActA及胞内运动相关毒力因子 | 第15-18页 |
·自溶素Auto | 第18-19页 |
3 总结 | 第19-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6页 |
第二章 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 第26-4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7-31页 |
·样品的采集及细菌分离 | 第27页 |
·hly基因的PCR鉴定 | 第27-28页 |
·清型鉴定 | 第28-29页 |
·溶血性实验 | 第29页 |
·噬菌体诱导 | 第29-30页 |
·药敏试验 | 第30-31页 |
2 结果 | 第31-35页 |
·分菌及鉴定 | 第31页 |
·多重PCR鉴定血清型 | 第31-32页 |
·溶血性实验 | 第32页 |
·噬菌体的诱导及电镜负染色观察 | 第32-34页 |
·药敏试验结果 | 第34-35页 |
3 讨论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第三章 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HA1069actA/plcB基因缺失株的构建与鉴定 | 第40-5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0-48页 |
·质粒与菌株 | 第40-41页 |
·prfA Regulon序列的测定 | 第41-42页 |
·actA/plcB基因缺失质粒pK1013的构建 | 第42-46页 |
·电转化及缺失株的鉴定 | 第46-48页 |
2 结果 | 第48-51页 |
·prfA Regulon的序列分析 | 第48-49页 |
·pK1013质粒的构建 | 第49-50页 |
·产单核李氏杆菌actA/plcB基因缺失株的鉴定 | 第50-51页 |
3 讨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第四章 actA/plcB缺失株表达结核分枝杆菌嵌合抗原856A2 | 第54-6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4-59页 |
·实验材料 | 第54页 |
·856A_2蛋白的大肠杆菌表达与纯化 | 第54-56页 |
·抗血清制备 | 第56页 |
·产单核李氏杆菌表达856A_2蛋白 | 第56-59页 |
2 结果 | 第59-61页 |
·856A2蛋白的大肠杆菌表达与纯化 | 第59-60页 |
·pKh856载体的构建 | 第60-61页 |
·胞外蛋白表达及检测 | 第61页 |
3 讨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全文总结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