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捡拾粉碎沟埋还田机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9页 |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4页 |
| 1.3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24-25页 |
| 1.4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 1.6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 第二章 秸秆捡拾粉碎沟埋还田技术方案设计 | 第29-37页 |
| 2.1 玉米秸秆捡拾粉碎沟埋关键技术环节 | 第29-30页 |
| 2.2 总体方案设计 | 第30-32页 |
| 2.3 整机虚拟装配设计 | 第32-36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三章 玉米秸秆捡拾装置设计与分析 | 第37-49页 |
| 3.1 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37-38页 |
| 3.2 关键部件设计与分析 | 第38-43页 |
| 3.3 弹齿上抛秸秆的条件分析 | 第43-45页 |
| 3.4 捡拾装置仿真分析 | 第45-48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秸秆粉碎装置设计与腔内流场特性仿真分析 | 第49-71页 |
| 4.1 秸秆粉碎装置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49-50页 |
| 4.2 秸秆粉碎关键部件设计 | 第50-53页 |
| 4.3 粉碎腔内气相流场模拟与分析 | 第53-67页 |
| 4.4 秸秆粉碎田间试验 | 第67-69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 第五章 秸秆输送装置设计与优化 | 第71-85页 |
| 5.1 秸秆输送装置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 第71-72页 |
| 5.2 关键参数设计 | 第72-73页 |
| 5.3 基于离散元法的颗粒运动模拟概述 | 第73-74页 |
| 5.4 模型的建立 | 第74-77页 |
| 5.5 仿真试验设计 | 第77页 |
| 5.6 仿真试验结果分析 | 第77-82页 |
| 5.7 本章小结 | 第82-85页 |
| 第六章 开沟掩埋装置设计与试验 | 第85-97页 |
| 6.1 开沟掩埋装置设计要求与工作原理 | 第85-87页 |
| 6.2 双翼起土开沟部件设计 | 第87-89页 |
| 6.3 覆土圆盘参数设计 | 第89页 |
| 6.4 开沟部件田间试验 | 第89-94页 |
| 6.5 开沟部件改进设计与试验 | 第94-95页 |
| 6.6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 第七章 田间试验 | 第97-101页 |
| 7.1 试验设计 | 第97-98页 |
| 7.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98-99页 |
| 7.3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01-105页 |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01-102页 |
| 8.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02-103页 |
| 8.3 后续工作展望 | 第103-10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5-113页 |
| 致谢 | 第113-115页 |
| 个人简介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