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障性住房价格机制研究--产权经济学视角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外学者关于保障性住房价格机制的研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学者关于保障性住房价格机制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3 评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第16-17页 |
1.4.1 主要创新 | 第16页 |
1.4.2 主要不足 | 第16-17页 |
2 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现状及问题 | 第17-21页 |
2.1 保障性住房相关概念的说明 | 第17-18页 |
2.1.1 保障性住房与公共住房 | 第17页 |
2.1.2 保障性住房的基本特征 | 第17-18页 |
2.2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18-21页 |
2.2.1 经济适用房的现状及问题 | 第18-19页 |
2.2.2 公共租赁住房的现状及问题 | 第19-21页 |
3 保障性住房价格机制的产权经济学理论基础 | 第21-31页 |
3.1 经济人假说 | 第21页 |
3.2 产权属性 | 第21-22页 |
3.3 稀缺与竞争 | 第22页 |
3.4 竞争准则与产权制度 | 第22-23页 |
3.5 产权、公共领域与租值消散 | 第23-27页 |
3.5.1 产权 | 第23-24页 |
3.5.2 产权与公共领域 | 第24-25页 |
3.5.3 公共领域与租值消散 | 第25-26页 |
3.5.4 租值消散的程度 | 第26-27页 |
3.6 价格管制与租值消散 | 第27-28页 |
3.6.1 对价格管制分析的质疑 | 第27-28页 |
3.6.2 价格管制与租值消散 | 第28页 |
3.7 公共领域治理机制 | 第28-31页 |
3.7.1 市场治理 | 第28-29页 |
3.7.2 法院执行 | 第29页 |
3.7.3 政府管制 | 第29-31页 |
4 我国保障性住房价格机制的产权经济学分析 | 第31-40页 |
4.1 保障性住房的稀缺性和竞争性 | 第31页 |
4.2 我国保障性住房价格管制 | 第31-32页 |
4.2.1 经济适用房的价格管制 | 第31-32页 |
4.2.2 公共租赁住房的价格管制 | 第32页 |
4.3 保障性住房在价格管制下的租值 | 第32-33页 |
4.4 保障性住房在价格管制下的租值消散 | 第33-39页 |
4.4.1 纯粹租值消散 | 第33-34页 |
4.4.2 租值分割 | 第34-39页 |
4.5 小结 | 第39-40页 |
5 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价格机制的基本思路 | 第40-46页 |
5.1 激励地方政府建设保障性住房 | 第40页 |
5.2 加强制度监督 | 第40-41页 |
5.3 推进共有产权住房制度 | 第41-45页 |
5.3.1 共有产权房的产权分析 | 第41-42页 |
5.3.2 共有产权房的优势 | 第42-44页 |
5.3.3 完善共有产权房制度 | 第44-45页 |
5.4 小结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