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OF的高速列车信号多径衰落的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1-15页 |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 第11-12页 |
1.2 高速铁路通信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2 ROF技术及系统 | 第15-20页 |
2.1 ROF系统组成 | 第15-16页 |
2.2 ROF技术的特点 | 第16-17页 |
2.3 ROF系统毫米波的产生 | 第17-18页 |
2.4 ROF技术的应用 | 第18-1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3 高速铁路车地通信的研究 | 第20-27页 |
3.1 铁路通信概况 | 第20-23页 |
3.1.1 GSM-R的发展 | 第20-21页 |
3.1.2 GSM-R系统的基本原理 | 第21-23页 |
3.2 高速铁路宽带接入方案 | 第23-2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4 高速列车信号多径衰落的ROF分析 | 第27-54页 |
4.1 多径传播及移动信道的特性 | 第27-32页 |
4.1.1 移动环境的多径传播 | 第27-29页 |
4.1.2 具有时变特性的移动信道 | 第29页 |
4.1.3 多普勒频移 | 第29页 |
4.1.4 多径信号的统计特性 | 第29-32页 |
4.1.5 衰落信号幅度的特征量 | 第32页 |
4.2 多径衰落信道的参数 | 第32-36页 |
4.2.1 多径效应情况下的参数 | 第32-34页 |
4.2.2 多普勒效应情况下的参数 | 第34-35页 |
4.2.3 散射效应情况下的参数 | 第35-36页 |
4.3 多径衰落信道仿真模型 | 第36-42页 |
4.3.1 多径衰落信道 | 第36-37页 |
4.3.2 多径衰落信道仿真模型 | 第37-42页 |
4.4 高速铁路多径信道仿真 | 第42-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5 OFDM克服高速列车信号多径衰落的研究 | 第54-70页 |
5.1 OFDM的基本概念 | 第54-56页 |
5.2 OFDM技术原理 | 第56-57页 |
5.3 OFDM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 | 第57-59页 |
5.4 OFDM的优缺点 | 第59-61页 |
5.5 基于ROF的OFDM调制的仿真与分析 | 第61-6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6 总结和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4-7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