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背景 | 第9-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一、国内有关农村养老保险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二、国外有关农村养老保险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三、文献评述 | 第15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5-18页 |
一、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5-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三、可能创新点和不足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沿革 | 第18-22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概述 | 第18-19页 |
一、养老保险的概念 | 第18页 |
二、农村养老保险的概念 | 第18页 |
三、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概念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 第19-21页 |
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变迁 | 第19-20页 |
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 | 第20-21页 |
第三节 新农保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比较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国际借鉴及其启示 | 第22-31页 |
第一节 日本农村养老保险概述及经验借鉴 | 第22-24页 |
一、日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历程 | 第22页 |
二、日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节 德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概述 | 第24-26页 |
一、德国农村社会保险发展过程 | 第24-25页 |
二、德国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内容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加拿大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 第26-28页 |
一、加拿大农村养老保险组成内容 | 第26-27页 |
二、净收入稳定计划 | 第27-28页 |
第四节 国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28-31页 |
一、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法律化 | 第28页 |
二、设立专门的制度管理机构 | 第28-29页 |
三、提高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主体地位 | 第29页 |
四、促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经济共同发展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常州武进区农村养老保险实证研究 | 第31-43页 |
第一节 武进区农村养老保险概述 | 第31-32页 |
一、武进区农村基本情况简介 | 第31页 |
二、武进区农村养老保险相关政策 | 第31页 |
三、本次调研目的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农户参保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32-39页 |
一、数据来源 | 第32页 |
二、研究对象基本特征描述 | 第32-33页 |
三、研究对象的养老意识与观念描述 | 第33-34页 |
四、研究对象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认知与参与描述 | 第34-35页 |
五、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评价描述 | 第35-36页 |
六、影响因素与参保意愿的交互表分析 | 第36-39页 |
第三节 模型的建立和Logistic分析 | 第39-43页 |
一、变量的赋值 | 第39-40页 |
二、筛选变量 | 第40-41页 |
三、农户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二元Logistic分析 | 第41-4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43-46页 |
第一节 影响武进区农户参保因素结论 | 第43页 |
第二节 提高农户参保度的有关对策 | 第43-46页 |
一、提高农户文化水平以加深其对农村养老保险的认识 | 第43-44页 |
二、提高农户自身经济收入水平 | 第44-45页 |
三、建立完善法律体系 | 第45-46页 |
附录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