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目录 | 第10-11页 |
一、 引言 | 第11-12页 |
二、 监事会制度的相关理论与功能定位 | 第12-16页 |
(一) 监事会制度的理论依据 | 第12-14页 |
1.委托代理理论 | 第12-13页 |
2.分权制衡理论 | 第13-14页 |
3.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4页 |
(二) 监事会的功能定位 | 第14-16页 |
1.保护股东利益 | 第15页 |
2.保护利益相关者利益 | 第15-16页 |
三、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职权的实践考察 | 第16-23页 |
(一) 关于监事会职权的立法概况及赋予监事会的职权 | 第16-17页 |
1.立法概况 | 第16页 |
2.法律赋予监事会的职权 | 第16-17页 |
(二) 监事会职权运行中存在的障碍 | 第17-21页 |
1.监事会成员的素质对监督工作的制约 | 第18页 |
2.监事会的独立性对监督工作的制约 | 第18-19页 |
3.法律规定的模糊性对监督工作的制约 | 第19-20页 |
4.缺乏约束与激励机制对监督工作的制约 | 第20-21页 |
(三) 关于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 | 第21-23页 |
1.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 | 第21页 |
2.独立董事被赋予的职权 | 第21-22页 |
3.独立董事制度面临的挑战 | 第22-23页 |
四、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职权的建议 | 第23-31页 |
(一) 细化监事会的职权 | 第23-26页 |
1.细化监事会的财务监督权 | 第23-24页 |
2.细化监事会的业务监督权 | 第24-26页 |
(二) 强化监事个人的监督权 | 第26-28页 |
1.监事能独立行使监督权的情形 | 第27-28页 |
2.监事独立监督权的行使权限 | 第28页 |
(三) 完善对监事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 第28-31页 |
1.监事的责任制度完善 | 第28-30页 |
2.监事的激励制度设计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