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9-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32页 |
1.1 含氟芳香化合物综述 | 第13-15页 |
1.2 含氟化合物污染的治理 | 第15-16页 |
1.3 微生物应用简介 | 第16-30页 |
1.3.1 微生物在降解方面的应用 | 第16-24页 |
1.3.2 在化学方面的应用 | 第24-29页 |
1.3.3 发展前景—基因工程 | 第29-30页 |
1.4 研究内容及选题意义 | 第30-32页 |
第二章 4-氟苯胺高效降解菌株的筛选、纯化及鉴定 | 第32-5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2.1.1 样品试剂 | 第32页 |
2.1.2 仪器设备 | 第32-33页 |
2.1.3 培养基 | 第33页 |
2.2 高效降解菌株筛选、纯化 | 第33-35页 |
2.2.1 菌株的富集培养 | 第33页 |
2.2.2 高效降解菌株的筛选 | 第33-34页 |
2.2.3 高效降解菌株的纯化 | 第34-35页 |
2.2.4 降解菌株降解活性的检测 | 第35页 |
2.2.5 菌种的保存 | 第35页 |
2.3 高效降解菌株的鉴定 | 第35-41页 |
2.3.1 形态学检测 | 第35-36页 |
2.3.2 生化试验 | 第36-39页 |
2.3.3 菌种的鉴定和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第39-41页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1-48页 |
2.4.1 高效降解菌株的筛选 | 第41-42页 |
2.4.2 降解活性的检测 | 第42页 |
2.4.3 高效降解菌株 F-1 的外观形态 | 第42-43页 |
2.4.4 革兰氏染色 | 第43页 |
2.4.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检测 | 第43-44页 |
2.4.6 生化试验 | 第44-45页 |
2.4.7 高效降解菌株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45页 |
2.4.8 16S rDNA 片段的获得 | 第45-46页 |
2.4.9 高效降解菌株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第46-4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三章 高效降解菌株 F-1 生长条件的研究及优化 | 第50-63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50-51页 |
3.1.1 样品试剂 | 第50-51页 |
3.1.2 仪器设备 | 第51页 |
3.1.3 培养基 | 第51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51-55页 |
3.2.1 标准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51-52页 |
3.2.2 pH 对菌株 F-1 生长的影响 | 第52页 |
3.2.3 碳源利用试验 | 第52-53页 |
3.2.4 不同葡萄糖浓度对菌株 F-1 生长的影响 | 第53页 |
3.2.5 氮源利用试验 | 第53页 |
3.2.6 正交试验 | 第53-55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5-62页 |
3.3.1 高效降解菌株 F-1 的标准生长曲线 | 第55-56页 |
3.3.2 高效降解菌株 F-1 的 pH 影响曲线 | 第56-57页 |
3.3.3 高效降解菌株 F-1 对不同碳源的利用情况 | 第57页 |
3.3.4 不同葡萄糖浓度对菌株 F-1 生长的影响 | 第57-58页 |
3.3.5 高效降解菌株 F-1 对不同氮源的利用情况 | 第58-59页 |
3.3.6 正交试验 | 第59-6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4-氟苯胺降解条件的优化及降解机理的研究 | 第63-92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63-65页 |
4.1.1 样品试剂 | 第63-64页 |
4.1.2 仪器设备 | 第64页 |
4.1.3 培养基 | 第64-65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65-69页 |
4.2.1 高效降解菌株菌种的制备 | 第65页 |
4.2.2 高效降解菌株催化 C-F 键断裂的研究 | 第65-66页 |
4.2.3 氟负离子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66页 |
4.2.4 4-氟苯胺降解的动力学研究(1)— 离子色谱法 | 第66-67页 |
4.2.5 4-氟苯胺降解的动力学研究(2)— 紫外吸收法 | 第67页 |
4.2.6 pH 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 第67页 |
4.2.7 共代谢基质的研究 | 第67-68页 |
4.2.8 共代谢基质(葡萄糖)浓度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 第68-69页 |
4.3 降解产物及机理的研究 | 第69-70页 |
4.3.1 降解产物的分离、纯化 | 第69页 |
4.3.2 降解产物的鉴定—NMR | 第69-70页 |
4.3.3 降解产物的鉴定—MS | 第70页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0-91页 |
4.4.1 降解体系中 F-的检测 | 第70-71页 |
4.4.2 离子色谱定量 F-的标准曲线 | 第71页 |
4.4.3 降解效率随降解时间的变化 | 第71-72页 |
4.4.4 降解动力学研究(1)— 离子色谱法 | 第72-74页 |
4.4.5 降解动力学研究(2)— 紫外吸收法 | 第74-77页 |
4.4.6 pH 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 第77-78页 |
4.4.7 共代谢基质对降解效率影响的研究 | 第78-79页 |
4.4.8 葡萄糖浓度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 第79-80页 |
4.4.9 降解产物的分离、纯化 | 第80页 |
4.4.10 降解产物的鉴定 | 第80-88页 |
4.4.11 降解机理的研究 | 第88-89页 |
4.4.12 酶的研究 | 第89-9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2-94页 |
5.1 总结 | 第92-93页 |
5.2 展望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主要仪器一览表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