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口红利时代制造业劳动力资源可持续使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9-15页 |
1.1 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内容结构与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数据与创新点 | 第12-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2 数据来源 | 第13页 |
1.3.3 论文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2.1 劳动力 | 第15页 |
2.2 人口红利由来 | 第15-16页 |
2.3 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 | 第16-21页 |
2.3.1 期限论 | 第17-18页 |
2.3.2 结构论 | 第18-19页 |
2.3.3 因素论 | 第19-21页 |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发展述评及劳动力使用分析 | 第21-35页 |
3.1 中国制造业发展总述 | 第21-24页 |
3.1.1 发展背景 | 第21页 |
3.1.2 发展规模 | 第21-24页 |
3.2 中国制造业劳动力使用情况详述 | 第24-35页 |
3.2.1 总体规模 | 第24-25页 |
3.2.2 行业分布 | 第25-31页 |
3.2.3 区域分布 | 第31-32页 |
3.2.4 学历分布 | 第32-33页 |
3.2.5 城镇分布 | 第33-35页 |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未来20年劳动力供求预测 | 第35-41页 |
4.1 需求量预测 | 第35-37页 |
4.2 供给量预测 | 第37-41页 |
第五章 劳动力可持续缺陷分析 | 第41-55页 |
5.1 劳动力缺口 | 第41-44页 |
5.2 劳动力成本 | 第44-48页 |
5.2.1 名义工资水平 | 第44-45页 |
5.2.2 单位产出劳动成本 | 第45-48页 |
5.3 劳动力流动性 | 第48-51页 |
5.4 劳动力属性 | 第51-55页 |
第六章 劳动力资源可持续培育策略 | 第55-67页 |
6.1 扩大劳动力规模的策略 | 第55-58页 |
6.1.1 调整生育政策,补给新增劳动力 | 第55-56页 |
6.1.2 开放国际市场,引进全球劳动力 | 第56-57页 |
6.1.3 逐步延迟退休,开发老龄劳动力 | 第57-58页 |
6.2 提高劳动力效能的策略 | 第58-67页 |
6.2.1 按需培养人才,储备人力资源 | 第58-61页 |
6.2.2 开展在职培训,提高人才水平 | 第61-62页 |
6.2.3 破除制度障碍,促进劳动力流动 | 第62-63页 |
6.2.4 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提高配置效率 | 第63-64页 |
6.2.5 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释放技术红利 | 第64-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