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4页 |
1.1 ARV 病原生物学特性 | 第12-13页 |
1.2 ARV 的流行病学特征 | 第13-14页 |
1.3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 第14-15页 |
1.4 ARV 基因组与蛋白功能 | 第15-19页 |
1.4.1 λA 蛋白 | 第15页 |
1.4.2 λB 蛋白 | 第15页 |
1.4.3 λC 蛋白 | 第15-16页 |
1.4.4 μA 蛋白 | 第16页 |
1.4.5 μB 蛋白 | 第16页 |
1.4.6 μNS 蛋白 | 第16页 |
1.4.7 σC 蛋白 | 第16-18页 |
1.4.8 σB 蛋白 | 第18页 |
1.4.9 σA 蛋白 | 第18-19页 |
1.5 ARV 诊断方法 | 第19-21页 |
1.5.1 临床诊断 | 第19页 |
1.5.2 琼脂扩散试验 | 第19页 |
1.5.3 免疫荧光技术 | 第19页 |
1.5.4 ELISA 检测 | 第19-20页 |
1.5.5 RT- PCR 检测 | 第20页 |
1.5.6 cDNA 探针 | 第20-21页 |
1.6 ARV 疫苗研究 | 第21-22页 |
1.6.1 弱毒疫苗 | 第21-22页 |
1.6.2 油乳剂灭活疫苗 | 第22页 |
1.6.3 ARV σC 基因亚单位载体疫苗 | 第22页 |
1.7 ARV 的防治 | 第22-23页 |
1.8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43页 |
2.1 材料 | 第24-26页 |
2.1.1 实验动物、质粒和菌种 | 第24页 |
2.1.2 试验试剂 | 第24-25页 |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5-26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6-43页 |
2.2.1 番鸭呼肠孤病毒σB 和σC 基因的克隆及鉴定 | 第26-29页 |
2.2.2 番鸭呼肠孤病毒σB-σC 基因的克隆及鉴定 | 第29-30页 |
2.2.3 目的基因σB-σC-LTB 的扩增 | 第30-32页 |
2.2.4 番鸭呼肠孤病毒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2-39页 |
2.2.5 重组菌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 第39页 |
2.2.6 表达蛋白的 Western blot 鉴定 | 第39-40页 |
2.2.7 重组表达蛋白的纯化 | 第40-41页 |
2.2.8 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研究 | 第41-43页 |
第三章 试验结果 | 第43-54页 |
3.1 ARV σB 和σC 基因克隆与序列测定 | 第43-48页 |
3.1.1 RT-PCR 扩增σB 和σC 基因结果 | 第43-44页 |
3.1.2 重组阳性质粒 pMD18-T-σB 和 pMD18-T-σC 的鉴定结果 | 第44页 |
3.1.3 σB 和σC 基因序列测定结果 | 第44-45页 |
3.1.4 重组质粒 pMD18-T-σB -σC 的鉴定结果 | 第45页 |
3.1.5 PCR 扩增σB –σC-LTB 基因结果 | 第45-46页 |
3.1.6 原核表达载体 pET-30b- σB 和 pET-30b- σC 的鉴定结果 | 第46-47页 |
3.1.7 原核表达载体 pET-30b-σB -σC 的鉴定结果 | 第47页 |
3.1.8 原核表达载体 pET-30b-σB –σC-LTB 的鉴定结果 | 第47-48页 |
3.2 σB 和σC 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 第48-49页 |
3.3 σB -σC 和σB –σC-LTB 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 第49-50页 |
3.4 表达产物的纯化 | 第50页 |
3.5 表达蛋白的 Western blot 鉴定 | 第50-52页 |
3.6 ARV ELD50的确定 | 第52页 |
3.7 血清抗体的检测 | 第52-54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4-56页 |
4.1 目的基因的选择 | 第54页 |
4.2 基因的表达与纯化 | 第54-55页 |
4.3 免疫效果的分析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作者简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