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铝合金材料发展概况 | 第13-17页 |
1.2.1 铝合金结构材料发展概况 | 第13-16页 |
1.2.2 铝合金焊丝发展概况 | 第16-17页 |
1.3 ER5356焊丝及5083铝合金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3.1 ER5356焊丝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2 5083铝合金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4 ER5356焊丝与铝合金试板的焊接匹配性问题 | 第20-22页 |
1.5 铝合金焊接时易产生的主要问题 | 第22-26页 |
1.5.1 铝合金常用焊接方法 | 第22-24页 |
1.5.2 铝合金焊接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1.6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试验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7-37页 |
2.1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2.2 ER5356焊丝合金成分设计 | 第28-29页 |
2.3 ER5356铝合金除氢工艺优化 | 第29-30页 |
2.4 ER5356焊丝加工工艺优化及性能测试 | 第30-33页 |
2.4.1 ER5356焊丝加工工艺优化 | 第30-32页 |
2.4.2 焊丝表面质量检验 | 第32页 |
2.4.3 焊丝松弛直径和弹性翘距检验 | 第32页 |
2.4.4 焊丝力学性能测试 | 第32-33页 |
2.5 焊接接头的制备及其性能测试 | 第33-36页 |
2.5.1 5083铝合金焊接接头的制备 | 第33-34页 |
2.5.2 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测试 | 第34-35页 |
2.5.3 焊接接头耐腐蚀性能测试 | 第35-36页 |
2.6 焊丝及焊接接头组织分析 | 第36-37页 |
2.6.1 显微组织分析 | 第36页 |
2.6.2 断口扫描及能谱分析 | 第36-37页 |
第三章 Si对ER5356焊丝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第37-44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Si对ER5356焊丝铸态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37-39页 |
3.3 Si对ER5356焊丝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9-42页 |
3.3.1 Si对ER5356焊丝抗拉性能的影响 | 第39-41页 |
3.3.2 Si对ER5356焊丝显微硬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3.4 Si对ER5356焊丝机械刮削后表面质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Zr对ER5356焊丝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第44-50页 |
4.1 引言 | 第44页 |
4.2 Zr对ER5356焊丝铸态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44-46页 |
4.3 Zr对ER5356焊丝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6-48页 |
4.3.1 Zr对ER5356焊丝抗拉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4.3.2 Zr对ER5356焊丝显微硬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4.4 Zr对ER5356焊丝机械刮削后表面质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Si、Zr对5083铝合金焊接接头的影响 | 第50-68页 |
5.1 引言 | 第50页 |
5.2 Si对5083铝合金焊接接头的影响 | 第50-55页 |
5.2.1 焊接电流、电压波动情况 | 第50-51页 |
5.2.2 Si对5083铝合金焊缝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51-53页 |
5.2.3 Si对5083铝合金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3-54页 |
5.2.4 Si对5083铝合金焊接接头拉伸断口形貌的影响 | 第54-55页 |
5.3 Zr对5083铝合金焊接接头的影响 | 第55-66页 |
5.3.1 焊接电流、电压波动情况 | 第55-56页 |
5.3.2 Zr对5083铝合金焊缝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56-59页 |
5.3.3 Zr对5083铝合金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9-62页 |
5.3.4 Zr对5083铝合金焊接接头拉伸断口形貌的影响 | 第62-64页 |
5.3.5 耐腐蚀性试验 | 第64-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