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引言 | 第10-16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1.1 历史上的石油污染事件 | 第10页 |
| 1.1.2 石油污染对中国水产业的威胁 | 第10-11页 |
| 1.2 石油污染对水生生物影响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 1.2.1 石油污染对水生生物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 | 第11页 |
| 1.2.2 石油污染对鱼类发育的影响 | 第11页 |
| 1.2.3 石油污染对水生生物遗传物质的影响 | 第11-12页 |
| 1.2.4 石油污染对水生生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第12-13页 |
| 1.2.5 石油污染对水生生物体细胞的影响 | 第13页 |
| 1.2.6 石油污染对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第13页 |
| 1.2.7 石油分散剂的运用及其可能危害 | 第13-14页 |
| 1.3 实验对象选择 | 第14页 |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6页 |
| 1.4.1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 1.4.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原油水溶物对鲫鱼受精卵和仔鱼的影响 | 第16-24页 |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7-18页 |
| 2.1.1 原油水溶物的制备 | 第17页 |
| 2.1.2 受精卵的获得 | 第17页 |
| 2.1.3 实验设计 | 第17-18页 |
| 2.1.4 数据处理 | 第18页 |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18-22页 |
| 2.2.1 死卵数与死亡仔鱼数 | 第18-19页 |
| 2.2.2 出膜时间 | 第19页 |
| 2.2.3 仔鱼发育状况 | 第19-21页 |
| 2.2.4 仔鱼活动能力 | 第21-22页 |
| 2.3 讨论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原油水溶物对肝脏和鳃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第24-36页 |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 3.1.1 仪器与试剂 | 第25页 |
| 3.1.2 实验材料及培养条件 | 第25页 |
| 3.1.3 原油水溶物母液制备 | 第25页 |
| 3.1.4 实验设计 | 第25-26页 |
| 3.1.5 样品制备及酶活性测定 | 第26页 |
| 3.1.6 数据处理 | 第26页 |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6-33页 |
| 3.2.1 原油水溶物对鲫鱼肝脏和鳃中的GPX活性的影响 | 第26-28页 |
| 3.2.2 原油水溶物对鲫鱼肝脏和鳃中的SOD活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 3.2.3 原油水溶物对鲫鱼肝脏中和鳃的GST活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 3.2.4 原油水溶物对鲫鱼肝脏和鳃中的CAT活性的影响 | 第30-32页 |
| 3.2.5 原油水溶物对鲫鱼肝脏和鳃中的MDA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 3.3 讨论 | 第33-36页 |
| 第四章 原油水溶物对鲫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36-47页 |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 4.1.1 实验鱼 | 第36页 |
| 4.1.2 含油试液的配制 | 第36-37页 |
| 4.1.3 饲养 | 第37页 |
| 4.1.4 血清生化指标的分析 | 第37页 |
| 4.1.5 数据处理 | 第37页 |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3页 |
| 4.2.1 原油水溶物对鲫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37-39页 |
| 4.2.2 原油水溶物对鲫鱼血清中的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第39-43页 |
| 4.3 讨论 | 第43-47页 |
| 4.3.1 原油水溶物对鲫鱼血清中蛋白的影响 | 第43-44页 |
| 4.3.2 原油水溶物对鲫鱼血清中GOT、ALP和LDH的影响 | 第44-45页 |
| 4.3.3 原油水溶物对鲫鱼血清中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第45-47页 |
| 结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7页 |
| 附录 | 第57-58页 |
| 展望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