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地震反应数值仿真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地下厂房洞室群的地震反应特点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2 基本理论及方法 | 第15-18页 |
| ·FLAC~(3D)基本原理与功能 | 第15-16页 |
| ·FLAC动态处理方法 | 第16-17页 |
| ·围岩屈服接近度与破坏接近度 | 第17-18页 |
| 3 三维地下洞室群地震反应分析 | 第18-72页 |
| ·工程概况 | 第18页 |
| ·计算模型及参数 | 第18-24页 |
| ·模型概况 | 第18-19页 |
| ·岩体参数 | 第19-20页 |
| ·洞室开挖步骤 | 第20-21页 |
| ·边界条件的设置 | 第21页 |
| ·阻尼的选取 | 第21-22页 |
| ·地震荷载的输入 | 第22-23页 |
| ·屈服准则 | 第23-24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24-71页 |
| ·静力结果分析 | 第25-31页 |
| ·E断面动力分析 | 第31-40页 |
| ·其他断面动力计算结果 | 第40-68页 |
| ·断面轴向结果比较 | 第68-71页 |
| ·小结 | 第71-72页 |
| 4 考虑厂房后地下洞室群地震反应分析 | 第72-104页 |
| ·工程概要及模型概况 | 第72页 |
| ·材料参数 | 第72-73页 |
| ·计算结果 | 第73-103页 |
| ·E断面结果分析 | 第73-80页 |
| ·其他断面动力计算结果 | 第80-100页 |
| ·断面轴向结果比较 | 第100-103页 |
| ·小结 | 第103-104页 |
| 5 考虑厂房情况与无厂房情况的比较 | 第104-113页 |
| ·波形比较 | 第104-110页 |
| ·位移 | 第104-105页 |
| ·速度 | 第105-106页 |
| ·加速度 | 第106-108页 |
| ·主应力 | 第108-110页 |
| ·塑性区及破坏接近度 | 第110页 |
| ·频谱分析 | 第110-112页 |
| ·小结 | 第112-113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13-115页 |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113页 |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113-11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5-11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19-120页 |
| 致谢 | 第12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