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6页 |
·制药行业现状 | 第10-11页 |
·制药行业的分类 | 第11-13页 |
·制药企业的污染问题 | 第13-14页 |
·产品的污染 | 第13-14页 |
·环境的污染 | 第14页 |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4页 |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 第16-27页 |
·清洁生产的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清洁生产的定义和内容 | 第16页 |
·国内外清洁生产的发展 | 第16-18页 |
·清洁生产的意义和目标 | 第18-19页 |
·清洁生产和传统末端处理的比较 | 第19-20页 |
·我国制药工业清洁生产现状 | 第20页 |
·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国内外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 | 第21-22页 |
·建立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22-23页 |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种类和评价方法 | 第23页 |
·清洁生产指标体系权重确定方法 | 第23-27页 |
·权重的意义 | 第24页 |
·确定权重的原则 | 第24页 |
·确定权重的方法 | 第24-25页 |
·层次分析法概述 | 第25页 |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方法 | 第25-27页 |
3 大输液类制药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7-43页 |
·构建评价体系框架结构 | 第27-29页 |
·评价指标的定义 | 第29-38页 |
·目标层的定义 | 第29页 |
·准则层与指标层的定义 | 第29-38页 |
·指标基准值的确定 | 第38-43页 |
·定量评价指标评价基准值的确定 | 第38-39页 |
·定性评价指标评价基准值的确定 | 第39-43页 |
4 大输液类制药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3-51页 |
·指标体系确定权重的方法研究 | 第43-47页 |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权重值 | 第47-49页 |
·清洁生产最终评价等级的确定 | 第49-51页 |
5 案例研究 | 第51-60页 |
·企业现状分析 | 第51-54页 |
·企业生产状况 | 第51页 |
·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 第51页 |
·企业生产工艺流程 | 第51-54页 |
·企业环保状况 | 第54-55页 |
·企业环境管理现状 | 第54-55页 |
·企业产污排污指标评价 | 第55页 |
·案例企业清洁生产指标分析 | 第55-60页 |
·清洁生产水平的确定 | 第55-57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57-60页 |
6 大输液类制药行业最佳可行清洁生产方案技术集成 | 第60-73页 |
·原材料和能源 | 第60-64页 |
·企业水循环利用途径研究 | 第60-61页 |
·构建大输液类制药企业用水流程图 | 第61-63页 |
·更换锅炉燃料 | 第63-64页 |
·产品 | 第64-66页 |
·输液瓶包装节能技术探究 | 第64-66页 |
·输液瓶外包装改进研究 | 第66页 |
·技术工艺 | 第66-67页 |
·输液灭菌工艺 | 第66-67页 |
·洗灌封一体化生产线工艺 | 第67页 |
·设备 | 第67-69页 |
·智能灯检机技术研究 | 第68页 |
·超声波清洗机 | 第68-69页 |
·过程控制 | 第69-70页 |
·COD在线自动监测仪的安装和使用 | 第69页 |
·PLC自动控制系统 | 第69-70页 |
·废弃物—对药用炭污染的控制 | 第70页 |
·管理 | 第70-73页 |
·污水处理站修建事故池 | 第70页 |
·环境管理系统(EMS) | 第70-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