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的科学内涵 | 第10-15页 |
(一)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的概念 | 第10-12页 |
1.资源、教育资源 | 第10-11页 |
2.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观 | 第11-12页 |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的涵义 | 第12-15页 |
1.思政课实践教学含义 | 第12页 |
2.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的概念及分类 | 第12-14页 |
3.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的涵义 | 第14-15页 |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合理利用的价值 | 第15-19页 |
(一)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 第15-16页 |
(二)激发师生组织参加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 第16页 |
(三)实现与促进对实践活动参与者的教育和发展 | 第16-17页 |
(四)切实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 第17-19页 |
三、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的现存问题 | 第19-29页 |
(一)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的主体问题 | 第19-21页 |
1.主体的资源意识淡薄 | 第19页 |
2.主体的分享合作意识有待增强 | 第19-20页 |
3.利用主体忽视隐性教育 | 第20-21页 |
4.主体资源主导地位缺失或虚位 | 第21页 |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的方式问题 | 第21-22页 |
1.资源利用方式僵化单一 | 第21-22页 |
2.资源分散利用 | 第22页 |
(三)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的效率问题 | 第22-24页 |
1.实践教学资源利用时的选择问题导致效益不高 | 第23页 |
2.实践教学资源浪费导致效益不高 | 第23页 |
3.资源利用的科技含量不足导致效益 | 第23-24页 |
(四)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的制度问题 | 第24-29页 |
1.供给制度 | 第24页 |
2.组织保障制度 | 第24-28页 |
3.消费制度 | 第28-29页 |
四、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的影响因素 | 第29-35页 |
(一)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的基本情况 | 第29页 |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的现实成本 | 第29-30页 |
(三)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的主体能力 | 第30-31页 |
(四)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的保障机制 | 第31-35页 |
五、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的实现路径 | 第35-43页 |
(一)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利用主体的能力 | 第35-37页 |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 第35-36页 |
2.教师主体要以身作则,重视隐性资源 | 第36页 |
3.教师要提高个人能力 | 第36-37页 |
(二)改善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的技巧 | 第37-38页 |
1.分析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的成分和特性 | 第37页 |
2.配比利用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 | 第37-38页 |
3.建立行之有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的共享模式 | 第38页 |
(三)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益 | 第38-40页 |
1.节约成本,提高利用率 | 第38-39页 |
2.实现实践教学资源共享 | 第39页 |
3.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综合利用率 | 第39-40页 |
(四)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的保障机制 | 第40-43页 |
1.资源投入保障机制 | 第40-41页 |
2.组织机制建设 | 第41页 |
3.实施保障机制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48页 |
后记 | 第48页 |